樂禍幸災

成語拼音

lè huò xìng zāi

樂禍幸災成語解釋

猶言幸災樂禍。謂以別人的災禍爲樂。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別人遭遇困難時,不僅不幫忙,反而在一旁偷笑,這種樂禍幸災的行爲實在令人不齒。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兩個大臣,分別是甲和乙。甲大臣爲人正直,一心爲國爲民,做事兢兢業業,深受百姓愛戴。而乙大臣則心胸狹隘,自私自利,總想着如何往上爬,對於比他優秀的人充滿了嫉妒和怨恨。 有一次,國家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許多百姓受災,房屋倒塌,農田被毀。甲大臣心急如焚,立刻投入到救災工作中,日夜奔波,不辭辛勞,努力幫助百姓恢復生活。而乙大臣卻在這個時候動起了歪心思,他不僅沒有幫忙救災,反而在一旁幸災樂禍。 乙大臣看着甲大臣忙碌的身影,心中暗喜,覺得這是一個打擊甲大臣的好機會。他開始在國王面前說一些風涼話,誇大災害的嚴重性,還暗示國王是甲大臣辦事不力才導致災害如此嚴重。國王一開始並沒有輕信乙大臣的話,但乙大臣不斷地在國王耳邊吹風,漸漸地讓國王對甲大臣產生了懷疑。 隨着時間的推移,救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乙大臣卻依然不依不饒,繼續編造各種謠言詆譭甲大臣。甲大臣得知後,非常氣憤,但他依然專注於救災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理會乙大臣的惡意中傷。 然而,乙大臣的樂禍幸災並沒有讓他得到他想要的結果。百姓們都清楚地看到了甲大臣的付出和努力,他們對甲大臣更加尊敬和擁護。而國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也終於認清了乙大臣的真面目,明白了他的險惡用心。 最終,國王罷免了乙大臣的官職,並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同時,國王對甲大臣更加信任和倚重,讓他繼續爲國家和百姓效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樂禍幸災的人往往不會有好下場,他們的自私和惡意最終會被人們所識破。而那些真正爲他人着想,爲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纔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正如《左傳》中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乙大臣的行爲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我們應該以乙大臣爲戒,摒棄這種不良的心態和行爲,多一些善良和寬容,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樂禍幸災-成語圖片

樂禍幸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