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紅耳赤
成語拼音
- liǎn hóng ěr chì
臉紅耳赤成語解釋
-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亦作臉紅耳熱”。
典故出處
- 蕭殷《桃子又熟了》一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成語典故
- 只要我們聚在一起,哪怕是吵得臉紅耳赤,心裏也是甜滋滋的。★陳宜浩《冤家》
成語造句
- 他們在激烈的爭論中,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竟然變得臉紅耳赤。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張華。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關係十分要好。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個戲班子,搭臺唱戲。李明和張華都非常喜歡看戲,於是相約一同前往觀看。戲臺上正演着一出精彩的劇目,演員們精湛的表演讓臺下的觀衆們連連喝彩。
李明和張華看得十分投入,當演到一段激烈的情感衝突時,李明忍不住對張華大聲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一舉動引起了周圍觀衆的不滿,有人開始小聲指責李明。張華見狀,趕忙提醒李明小聲一點。但李明卻覺得張華掃了他的興,頓時就不高興了,與張華爭執了起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越來越大,情緒也越來越激動。周圍的人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他們卻渾然不覺。最後,李明和張華爭得面紅耳赤,完全不顧及場合和彼此的情誼。
此時,一位路過的老先生看到了這一幕,他走上前來,輕聲對他們說:“年輕人,你們這樣爭吵有何意義呢?爲了這麼一點小事就臉紅耳赤,傷了彼此的感情,值得嗎?”李明和張華聽到老先生的話,頓時如夢初醒,他們看着彼此,想起了過往的種種美好時光,心中充滿了懊悔。
老先生接着說道:“古往今來,多少人爲了一時之氣,爭得不可開交,最後卻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你們要學會冷靜和剋制,不要輕易被情緒左右。”李明和張華連連點頭,向老先生表示感謝。
從那以後,李明和張華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爲。他們明白,友情遠比一時的爭執重要得多。在日後的相處中,他們學會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不再爲了一些小事而臉紅耳赤地爭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分歧和矛盾,但我們不能任由情緒失控,而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問題。否則,就會像李明和張華一樣,爲了一點小事而爭得臉紅耳赤,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同時,我們也要珍惜身邊的人和情誼,不要因爲一時的衝動而破壞了那些珍貴的關係。
臉紅耳赤-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