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二舌
成語拼音
- liǎng miàn èr shé
兩面二舌成語解釋
- 比喻在兩方面挑拔。
典故出處
- 《司馬氏書儀·婚儀下》其兩面二舌,構虛造讒,離間骨肉者,逐之。”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團隊中總是表現得很不真誠,爲人處事兩面二舌,導致大家都不願意與他合作。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個名叫李四的人。李四爲人圓滑,巧舌如簧,但他卻總喜歡在人前人後說不同的話,兩面三刀,搬弄是非。
有一次,鎮上來了兩個商人,他們爲了爭奪一塊有利的地盤而產生了矛盾。李四得知後,便覺得有機可乘。他先跑到其中一個商人甲面前,添油加醋地說另一個商人乙的壞話,說乙如何如何不地道,如何如何想要算計甲。商人甲聽了李四的話後,頓時火冒三丈,對商人乙心生怨恨。
接着,李四又悄悄地來到商人乙那裏,又是一番兩面二舌的表演。他對商人乙說商人甲如何如何看不起他,如何如何在背後說他的壞話。商人乙聽後也是怒不可遏,決定要給商人甲一點顏色看看。
就這樣,在李四的挑撥下,兩個原本可以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問題的商人,最終反目成仇,大動干戈。而李四卻躲在一旁,看着他們爭鬥,心中暗自得意。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李四的所作所爲最終還是被人發現了。人們對他這種兩面二舌的行爲感到非常厭惡和唾棄。從此,李四在鎮裏的名聲徹底敗壞,人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在一些政治鬥爭中,也有一些人如同李四一般,兩面二舌,爲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地挑撥離間。他們的行爲不僅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正如《論語》中所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那些善於用花言巧語和兩面二舌來迷惑他人的人,往往是缺乏仁德的。我們應當以史爲鑑,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直的品格,不要被那些兩面二舌的人所迷惑和利用,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真誠的社會環境。
兩面二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