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無拾遺

成語拼音

lù wú shí yí

路無拾遺成語解釋

指東西掉在路上,人們不會撿起據爲己有。形容社會風尚好。

典故出處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爲中都宰,中都魯邑製爲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僞,……”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個治安良好的小鎮,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真正做到了路無拾遺。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安國。安國在英明的君主和一衆賢臣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社會秩序井然。 有一段時間,安國實施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鼓勵農業生產,發展商業貿易,同時大力加強社會治安的管理。在這樣的氛圍下,百姓們安居樂業,民風淳樸。 在安國的大街小巷,人們都秉持着誠實善良的品質。商人誠信經營,不會欺詐顧客;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相處和睦。一天,一位外地的商人來到安國做生意。他在集市上忙碌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才發現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裝滿錢財的包袱不見了。商人十分着急,四處尋找,可始終沒有找到。他心想這下肯定完了,這些錢財可是他的全部家當。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當他經過集市的一個角落時,發現自己的包袱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裏,裏面的錢財一分不少。原來,是一位好心的百姓撿到了包袱,他知道失主一定會回來尋找,便將包袱放在了顯眼的地方。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路不拾遺的事情在安國越來越多。百姓們即使在路上撿到貴重物品,也會想方設法歸還給失主。這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感染着每一個人,大家都以誠實守信爲榮。 正如《禮記》中所記載:“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安國的百姓們正是踐行着這樣的道德準則。路無拾遺的現象成爲了安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其他國家的人們聽聞後,都對安國充滿了嚮往和欽佩。 安國的這種良好風氣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和引導形成的。君主重視道德教育,在學堂中教導孩子們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官員們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爲百姓樹立榜樣。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路無拾遺的美好景象才得以在安國長久地存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只有當每個人都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都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時,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與繁榮。路無拾遺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現象,更是一種道德追求和社會理想。它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激勵着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踐行誠信和善良,共同營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路無拾遺-成語圖片

路無拾遺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