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天昧地
成語拼音
- mán tiān mèi dì
謾天昧地成語解釋
- 指無限制地隱瞞一切真實情況騙人。
典故出處
- 金·馬鈺《滿庭芳·嘆世》詞鎮日謾天昧地,不顧神明。”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爲了自己的私利,做事不擇手段,甚至到了謾天昧地的地步,完全喪失了道德底線。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他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人心不古,道德淪喪。
張華原本是一個心地善良、誠實守信的人。然而,在那個混亂的社會環境中,他逐漸迷失了自己。爲了追求權力和財富,他開始與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勾結在一起,使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次,張華所在的地方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們生活苦不堪言。朝廷發放了一批救災物資,而張華卻心生貪念,他夥同那些狐朋狗友,密謀着將這批物資佔爲己有。他們用盡各種欺騙和隱瞞的手段,在暗中將物資轉移,完全不顧百姓們的死活。
在這個過程中,張華完全喪失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線,他的所作所爲簡直就是在謾天昧地。他以爲自己的行爲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當地有一位正直的官員名叫李明,他察覺到了張華等人的不法行爲。李明經過一番暗中調查,掌握了確鑿的證據。他毫不畏懼張華等人的勢力,毅然決然地將他們的罪行上報給了朝廷。
朝廷得知此事後,大爲震怒,立即派遣專人前來調查。張華等人的陰謀最終被揭露,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張華被革去官職,打入大牢,他在牢中悔恨不已,但此時後悔已經太遲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堅守道德底線,不能爲了一時的私慾而做出謾天昧地的事情。正如古人云:“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們應該秉持着正直和善良的品質,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和長遠。否則,就會像張華一樣,最終落得個悲慘的下場,被世人所唾棄。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正義和道德永遠是社會的基石,我們應當始終牢記這一點,不要讓貪婪和私慾矇蔽了我們的雙眼和心靈。
謾天昧地-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