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藏誨盜

成語拼音

màn cáng huì dào

慢藏誨盜成語解釋

慢藏收藏不慎;誨教導。收藏財物不慎,等於誘人偷竊。

典故出處

《周易·繫辭上》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成語典故

古聖人所教的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就是說子女玉帛的處理方法,是應該堅壁清野的。(魯迅《墳·堅壁清野主義》)

成語造句

家中存放貴重物品一定要小心謹慎,否則很容易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正所謂疏忽大意就可能慢藏誨盜。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小諸侯國名爲邢國。邢國雖然不大,但國內百姓也算安居樂業。 邢國的國君有一位十分寵愛的臣子名叫李義。李義爲人聰明機智,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貪婪。有一次,邢國國君得到了一批極其珍貴的寶物,其中有一件絕世美玉雕琢而成的擺件,溫潤剔透,美不勝收。國君將這批寶物放置在王宮的寶庫中,交由專人看管。 然而,李義在偶然間得知了這批寶物的存在,心中貪慾頓起。他利用自己在王宮中的關係,多次找機會偷偷潛入寶庫,仔細觀察這批寶物的存放位置和守衛情況。終於,在經過長時間的謀劃後,李義趁着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避開了守衛,成功地偷走了那件美玉擺件。 李義將寶物藏在了自己家中一個隱蔽的地方,自以爲神不知鬼不覺。但是,他的行爲卻被他家中的一個僕人發現了。這個僕人見財起意,又趁李義不注意,偷走了那件美玉擺件,然後逃離了邢國。 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邢國,人們紛紛譴責李義的貪婪行爲。而邢國國君得知自己心愛的寶物被盜後,大發雷霆,下令嚴查此事。最終,事情的真相被揭露出來,李義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邢國國君感慨地說:“李義因爲自己的貪婪,將寶物隨意藏匿,最終導致了寶物被盜,這真的是慢藏誨盜啊!”從此,“慢藏誨盜”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因保管財物不當而招來盜賊,也比喻因自身的疏忽或錯誤而給敵人可乘之機。 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許多人因爲貪婪或者疏忽,將珍貴的財物暴露在外,從而引來了不法之徒的覬覦。就如同邢國的李義一般,他的行爲不僅給自己帶來了災難,也給國家帶來了損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時刻牢記“慢藏誨盜”這個道理。無論是個人財物還是重要的信息,我們都應該妥善保管,不要因爲一時的疏忽或者貪婪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我們也要保持警惕,不要成爲那個因爲保管不當而“誨盜”的人,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價值觀,以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慢藏誨盜-成語圖片

慢藏誨盜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