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
成語拼音
- míng zhī gù fàn
明知故犯成語解釋
- 明明知道不能做,卻故意違犯。
典故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問‘一切含靈具有佛性,既有佛性,爲甚麼卻撞入驢胎馬腹?’師曰‘知而故犯。’”
成語典故
- 此物既與人無益,如何令尊伯伯卻又栽這許多?豈非明知故犯麼?★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一回
成語造句
- 他明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卻還是選擇了去做,簡直就是明知故犯。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李三的年輕人。李三自幼聰慧,但卻生性頑皮,常常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者,他在鎮中心開設講座,講授爲人處世的道理和道德規範。許多人都前來聆聽,希望能從中獲得教誨和啓發。李三也在人羣之中,他表面上聽得很認真,心中卻有着自己的小算盤。
老學者講到做人要誠實守信,不可明知故犯一些道德準則。李三聽在耳裏,卻並未真正放在心上。講座結束後,李三看到街邊有一個賣糖果的小攤,他嘴饞得很,可是又沒有錢買。於是,他眼珠子一轉,想到了一個主意。
他偷偷地靠近小攤,趁攤主不注意,迅速地抓了一把糖果放進自己的口袋裏,然後若無其事地走開了。他明知道這種行爲是不對的,是違背道德的,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攤主很快就發現了糖果少了,大聲呼喊抓小偷。周圍的人紛紛圍攏過來,李三害怕被發現,趕緊混進人羣中逃走了。
然而,他的所作所爲卻被一個路過的老人看在眼裏。老人追上李三,嚴肅地對他說:“年輕人,你剛剛的行爲是不對的,你明明知道偷東西是錯誤的,爲何還要明知故犯呢?”李三紅着臉,低下頭,無言以對。
老人嘆了口氣,給他講起了歷史上的故事。他說:“從前,有一個國家的官員,他明知貪污受賄是違法的,但卻爲了一己私利而多次明知故犯。最終,他的行爲被揭露,不僅自己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還連累了家人和朋友。你的行爲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不加以改正,將來也可能會釀成大錯。”
李三聽了老人的話,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定向攤主道歉並歸還糖果。他回到小攤前,誠懇地向攤主認錯,並把糖果還給了他。攤主看到李三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改正,便原諒了他。
從那以後,李三徹底改變了自己。他不再頑皮搗蛋,而是努力學習,遵守道德規範。他明白了明知故犯只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只有堅守正道,才能成爲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面臨各種誘惑和選擇。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某些行爲是錯誤的,但卻因爲一時的衝動或私利而選擇明知故犯。然而,這樣的行爲往往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堅守道德底線,不要做出明知故犯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穩健。
明知故犯-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