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燕鼎魚
成語拼音
- mù yàn dǐng yú
幕燕鼎魚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典故出處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成語典故
- 幕燕鼎魚,偷活頃克。★唐·白居易《爲宰相賀殺賊表》
成語造句
- 在那動盪的年代,很多家庭支離破碎,人們的生活猶如幕燕鼎魚,朝不保夕。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勢力逐漸衰落。這個國家的政治局勢動盪不安,君王昏庸無道,大臣們爭權奪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在這個國家的都城中,有一位忠誠而有遠見的大臣名叫顏直。他看到國家日益衰敗,心急如焚,多次向君王進諫,希望能夠採取措施挽救國家。然而,君王卻對他的建議置之不理,依然沉迷於享樂之中。
顏直深知這樣下去國家必將走向滅亡,他開始尋找其他的辦法來拯救國家。一天,他偶然聽到了一個關於幕燕和鼎魚的故事。傳說在遠方的山林中,有一種叫做幕燕的鳥兒,它們總是在傍晚時分飛回巢穴。然而,有一年山林發生了大火,幕燕們卻依然按照習慣飛回,結果被大火無情地吞噬。而在宮廷的大鼎中,養着幾條珍貴的魚,它們生活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卻不知道危險即將降臨。當鼎下的火被點燃時,這些魚也在劫難逃。
顏直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啓發,他意識到國家就如同幕燕和鼎魚一樣,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而不自知。他決定再次向君王進諫,以這個故事爲例,向君王闡明國家所面臨的危機。
顏直來到王宮,見到君王后,誠懇地說道:“陛下,臣聽聞了一個故事。遠方山林中的幕燕,因習慣而不知危險臨近,最終葬身火海;宮廷大鼎中的魚,享受安逸卻難逃厄運。如今我們的國家何嘗不是如此?政治混亂,百姓困苦,外有強敵環伺,如果我們再不警醒,採取行動,國家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君王聽了顏直的話,陷入了沉思。他開始意識到國家的嚴峻形勢,但長久以來的奢靡生活讓他一時難以改變。顏直見狀,繼續苦勸道:“陛下,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必須立刻進行改革,整頓朝政,安撫百姓,加強國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成爲幕燕鼎魚,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在顏直的不懈努力下,君王終於下定決心進行改革。他罷免了一些奸臣,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大臣,積極推行一系列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政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國家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經濟開始復甦,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改革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一些守舊勢力不甘心失去自己的利益,他們暗中勾結,企圖破壞改革。顏直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危險,他再次向君王進諫,提醒君王要保持警惕。君王在顏直的輔佐下,果斷地採取措施,打擊了守舊勢力,鞏固了改革的成果。
最終,這個國家在顏直的努力下,逐漸走出了困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而顏直也因爲他的忠誠和智慧,成爲了國家的中流砥柱,被百姓們傳頌和敬仰。幕燕鼎魚的故事也成爲了這個國家的一個深刻教訓,提醒着後人要時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幕燕鼎魚-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