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三搬四

成語拼音

ná sān bān sì

拿三搬四成語解釋

比喻不服從調派。

典故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襲人笑道‘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燒了窟窿,你去了,誰能以補呢?你倒別和我拿三搬四的。’”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做事總是推三阻四,今天又拿三搬四地找藉口不肯幫忙。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王五的人。王五是個精明卻又有些狡猾的人。 有一次,王五所在的村子裏要舉辦一場重要的活動,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來準備。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幫忙搭建場地,有的準備食物。然而,當輪到王五負責搬運一些物資的時候,他卻開始拿三搬四起來。 一開始,他找各種藉口推脫,一會兒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一會兒又說家裏有急事需要處理。大家都知道他這是在故意拖延,但因爲時間緊迫,還是好言相勸,希望他能儘快行動。可是王五卻不爲所動,依然我行我素。 村長見狀,過來對王五說:“王五啊,你看大家都在爲了村子的活動努力,你也應該出一份力呀。”王五卻陰陽怪氣地說:“憑什麼讓我幹這麼多,我又不是閒人。”村長無奈地搖搖頭,引用了古人的例子來勸說他:“古往今來,那些爲集體做出貢獻的人都備受尊敬,只有大家團結一心,村子才能越來越好。”但王五根本聽不進去,依舊拿三搬四。 隨着時間的推移,活動的準備工作因爲王五的拖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他村民們都對王五的行爲感到非常不滿,紛紛指責他。王五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有些過分了,但是他又拉不下臉來承認錯誤。 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還是勉強完成了。然而,王五卻因爲他的拿三搬四而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從那以後,王五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集體中,不能總是找藉口推脫責任,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後果。 這件事情也成爲了村子裏的一個教訓,大家都以此爲鑑,提醒自己不要像王五一樣拿三搬四,而是要勇於承擔責任,積極爲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而王五,也在經歷了這次事件後,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逐漸重新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是拿三搬四,逃避自己應盡的責任。只有當每個人都能認真負責地對待自己的任務,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好。就如同歷史上那些團結一致、共同奮鬥的事例一樣,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創造出更輝煌的成就。

拿三搬四-成語圖片

拿三搬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