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諫如流
成語拼音
- nà jiàn rú liú
納諫如流成語解釋
- 納采納,接受;諫舊指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典故出處
- 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三折豁達大度,納諫如流,爲宗而罷刑肉。”
成語典故
- 玄德公納諫如流,敬賢禮士。★明·無名氏《龐掠四郡》第四折
成語造句
- 他剛上任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對於下屬的意見和建議能夠認真傾聽、思考,真正做到了納諫如流。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英明的君主。這位君主深知,一個國家要繁榮昌盛,離不開臣民們的智慧和建議。
他剛即位時,國家面臨着諸多問題和挑戰。一些大臣們因爲害怕觸怒君主,往往不敢直言進諫。然而,這位君主卻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他渴望聽到真話的決心。
有一次,一位老臣鼓起勇氣向君主進言,指出了當前國家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君主認真地傾聽着,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對老臣的直言不諱表示讚賞。從此,更多的大臣們開始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隨着時間的推移,君主收到的各種諫言越來越多。無論是來自朝廷重臣的高見,還是普通百姓的呼聲,他都一一耐心聽取,仔細分析。他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吸收着各種有益的信息和智慧。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官員提出了一項大膽的改革建議,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許多人都認爲這個建議過於冒險,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然而,君主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爲這個建議有其可行性和創新性,於是毅然決定採納。
在君主納諫如流的治理下,國家逐漸走上了正軌。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商業繁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國家的軍隊也變得更加強大,有效地抵禦了外敵的入侵。
歷史上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纔有了魏徵等名臣的直言敢諫,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君主,能夠像流水一樣接納臣民的諫言,國家才能夠不斷進步和發展。
這位君主的故事告訴我們,納諫如流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和力量的體現。只有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從而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在當今社會,無論是一個組織還是一個國家,都需要有這樣的精神,鼓勵人們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共同爲了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前進,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納諫如流-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