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下逃箭

成語拼音

nǔ xià táo jiàn

弩下逃箭成語解釋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禍殃。因弩箭射遠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典故出處

宋文瑩《湘山野錄》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則脫汝輩數家之禍,然萬無搜近之理,所謂‘弩下逃箭’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混亂的局面中,他猶如身處弩下逃箭的險境,稍有不慎就會遭遇不測。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場上,烽火連天,兵戈擾攘。有兩個國家,常年紛爭不斷,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 其中一國的將領名叫趙括,他自恃熟讀兵書,誇誇其談,卻毫無實戰經驗。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趙括貿然領軍出征。 戰場上,敵軍兵強馬壯,排兵佈陣極有章法。而趙括卻盲目指揮,導致己方軍隊陣腳大亂。士兵們在敵軍的猛攻下,死傷慘重,士氣低落。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一位名叫李勇的年輕士兵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他深知繼續跟隨趙括的指揮,只會全軍覆沒。於是,他當機立斷,決定帶着身邊的一小隊士兵,尋找突破敵軍包圍的方法。 他們在戰場上左衝右突,避開敵軍的主力,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敵軍的疏漏。然而,敵軍很快發現了他們的行動,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對他們進行追擊。 李勇等人且戰且退,疲憊不堪。但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活着回到自己的國家。就在他們幾乎陷入絕望之時,李勇發現了一處山谷,山谷兩側山勢陡峭,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 李勇心生一計,他讓士兵們在通道口布置陷阱,然後佯裝敗退,將敵軍引入山谷。敵軍見他們狼狽逃竄,以爲勝券在握,毫不猶豫地追了進去。 當敵軍進入山谷後,李勇等人迅速啓動陷阱,一時間,滾石、檑木紛紛落下,敵軍傷亡慘重。李勇趁機帶領士兵們迅速穿過山谷,成功擺脫了敵軍的追擊。 在這場生死較量中,李勇等人就如同弩下逃箭,憑藉着智慧和勇氣,在絕境中尋得了一線生機,最終平安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後來,人們便用“弩下逃箭”這個成語來形容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幸運地逃脫。

弩下逃箭-成語圖片

弩下逃箭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