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之固

成語拼音

pán shí zhī gù

磐石之固成語解釋

磐石巨石。比喻堅固不可動搖。

典故出處

《荀子·富國》爲名者否,爲利者否,爲忿者否,則國安於磐石,籌於旗翼。”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這座古老的城堡歷經歲月洗禮,城牆依舊堅不可摧,彷彿有着磐石之固。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在這片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有一個名爲趙國的國家。趙國的君主趙武靈王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推行胡服騎射,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增。然而,趙國的繁榮昌盛並非僅僅依靠武力,還得益於國內衆多賢臣良將的忠心輔佐。 其中,有一位名叫藺相如的大臣,他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氣,爲趙國的穩定和安寧立下了赫赫功勳。 當時,趙國得到了一塊珍貴的和氏璧。秦國的君主秦昭王聽聞此事,便派遣使者來到趙國,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趙國君臣深知秦國向來狡詐,擔心交出和氏璧後得不到城池,但若拒絕又恐招來秦國的兵禍。 藺相如挺身而出,自願帶着和氏璧前往秦國。在秦國的朝堂之上,藺相如發現秦昭王毫無誠意,只是想騙取和氏璧。他憑藉着機智和果敢,巧妙地與秦昭王周旋,最終成功地將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了趙國。 藺相如的英勇表現讓趙國上下對他敬佩不已,趙王封他爲上大夫。 不久之後,秦國與趙國在澠池相會。秦昭王有意羞辱趙王,讓趙王爲他鼓瑟。藺相如毫不畏懼,逼迫秦昭王爲趙王擊缶,維護了趙國的尊嚴。 經過這兩件事,藺相如的地位在趙國愈發尊崇,官職也高於了老將廉頗。廉頗對此心生不滿,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總是刻意迴避廉頗。他的門客們不解,藺相如說道:“我並非懼怕廉頗將軍,而是如今秦國對趙國虎視眈眈,我與廉頗將軍就如同趙國的基石,若我們不和,趙國便會有危難。我之所以退讓,是爲了國家的安定,這是大義所在。” 廉頗聽聞這番話後,深感慚愧。他赤裸着上身,揹着荊條,來到藺相如府上請罪。從此,廉頗與藺相如結爲刎頸之交,共同爲趙國的繁榮穩定盡心盡力。 在藺相如和廉頗等忠臣良將的輔佐下,趙國宛如擁有了磐石之固,在那個動盪的時代裏得以屹立不倒,成爲諸侯各國中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他們的故事傳頌千古,成爲後人津津樂道的佳話,也讓“磐石之固”這個成語有了更加生動而深刻的內涵。

磐石之固-成語圖片

磐石之固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