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犬藏弓

成語拼音

pēng quǎn cáng gōng

烹犬藏弓成語解釋

猶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後把效勞出力的人拋棄以至殺害。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古代的宮廷爭鬥中,一些帝王一旦坐穩江山,便常常做出類似烹犬藏弓的事情,將曾經爲其立下汗馬功勞的臣子無情地剷除。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爲華國。華國在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後,終於迎來了一位英明的君主——華王。 華王即位之初,國家百廢待興,周邊敵國虎視眈眈。爲了重振國威,華王決心廣納賢才,其中有兩位能人志士脫穎而出,一位名叫李猛,一位名叫趙勇。 李猛智勇雙全,善於用兵,爲華王出謀劃策,多次在戰場上擊敗敵軍,立下赫赫戰功。趙勇則精通內政,善於治理國家,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國內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在李猛和趙勇的輔佐下,華國逐漸強大起來,不僅收復了失地,還使周邊的小國紛紛前來朝拜。然而,隨着國家的日益強盛,華王的心態卻發生了變化。 他開始擔心李猛和趙勇功高震主,威脅到自己的王位。尤其是一些奸臣在他耳邊進讒言,說李猛和趙勇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華王漸漸地對這兩位功臣起了疑心。 終於有一天,華王決定對李猛和趙勇下手。他先以莫須有的罪名剝奪了李猛的兵權,將他貶爲庶民。李猛悲憤交加,但又無可奈何,只能默默地離開京城。 趙勇見此情形,深知自己也難逃一劫。他主動向華王辭官,希望能歸隱田園,安度餘生。然而,華王卻不相信他的忠心,認爲他這是欲蓋彌彰。 最終,華王下令將趙勇處死。華國的百姓們聽聞此事,無不感到痛心和惋惜。 就這樣,華王烹犬藏弓,自毀長城。失去了李猛和趙勇的華國,很快又陷入了混亂。外敵再次入侵,國內民不聊生。 華王這時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他想起曾經與李猛、趙勇一起爲國家拼搏的日子,悔恨不已。然而,歷史的車輪無法逆轉,華國的輝煌也一去不復返。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烹犬藏弓的行爲是極其短視和愚蠢的。那些曾經爲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而不是被無端猜忌和迫害。否則,最終受害的將是整個國家和人民。

烹犬藏弓-成語圖片

烹犬藏弓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