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紅判白
成語拼音
- pī hóng pàn bái
批紅判白成語解釋
- 批削;判分開;紅、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典故出處
- 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李氏仁豐園》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故歲歲益奇。”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對待傳統文化時,我們不能隨意取捨,那種不加以研究就批紅判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城鎮,商業活動十分活躍。有兩位商人,一位叫李甲,一位叫王乙。
李甲原本是個老實本分的生意人,兢兢業業地經營着自己的小店鋪,貨品質量上乘,價格公道,深受顧客信賴。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看到周圍一些商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了鉅額財富,心中漸漸起了貪念。
王乙則是個精明且不擇手段的商人。他善於察言觀色,揣摩顧客心理,總是能把一些質量低劣的商品說得天花亂墜,以高價賣給那些不明就裏的顧客。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甲和王乙相遇,並決定合作開展一項新的業務。他們開始採購一批絲綢,這批絲綢質量參差不齊。王乙心生一計,他提議將質量好的絲綢和質量差的絲綢混在一起,然後按照高質量絲綢的價格出售。李甲起初有些猶豫,但在王乙的巧言勸說和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最終同意了。
他們在店鋪中大肆宣傳這批絲綢的優質,吸引了衆多顧客前來購買。然而,當顧客買回家後,發現絲綢的質量與宣傳的大相徑庭,紛紛找上門來要求退貨賠償。但李甲和王乙卻互相推諉,不肯承擔責任。
此事很快傳遍了整個城鎮,人們對他們的欺詐行爲感到憤怒和失望。曾經備受尊敬的李甲如今名譽掃地,他的店鋪門可羅雀,生意一落千丈。而王乙雖然暫時獲得了一些財富,但也因聲名狼藉而無人願意與他合作。
這正如古人所言:“多行不義必自斃。”李甲和王乙這種批紅判白、以次充好的行爲,終究是自毀前程,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們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警示,提醒着後來的商人要誠信經營,不可爲了一時的利益而喪失道德和良心。
批紅判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