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亢抵巇
成語拼音
- pī gāng dǐ xī
批亢抵巇成語解釋
- 猶批亢搗虛。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亦指有縫便鑽,從中取利。
典故出處
- 漢·楊雄《法言·重黎》巇可抵乎?” 唐·韓愈《釋言》弱於才而腐於力,不能奔走乘機抵巇,以要權利。”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商業競爭中,對手總是企圖尋找我方的漏洞,而我們要時刻警惕,做到未雨綢繆,不給他們批亢抵巇的機會。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有一位名叫張儀的謀士,憑藉着他的聰明才智和敏銳的洞察力,在這亂世之中嶄露頭角。
張儀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心懷大志,渴望能夠在這動盪的時代中成就一番大業。他自幼勤奮好學,熟讀兵法和謀略之書,對各國的政治局勢和軍事力量了如指掌。
當時,秦國逐漸崛起,成爲了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秦惠王雄心勃勃,意圖兼併天下,正在廣納賢才。張儀聽聞此消息後,毅然決定前往秦國,希望能夠得到秦惠王的賞識和重用。
張儀來到秦國後,向秦惠王獻上了許多治國安邦的良策。秦惠王對他的才華十分讚賞,任命他爲客卿,讓他參與國家的重大決策。
在一次與秦惠王的交談中,張儀分析了當前各國的局勢。他指出,齊國和楚國是秦國最大的威脅,如果能夠削弱這兩個國家的實力,秦國就能夠稱霸天下。
於是,張儀主動請纓,前往齊國和楚國,試圖破壞兩國之間的聯盟。他運用自己的智謀和口才,在齊楚兩國之間製造矛盾和紛爭。
在齊國,張儀對齊王說:“楚國表面上與齊國結盟,實際上卻心懷叵測。楚國一直在暗中擴充自己的實力,企圖在未來的某一天吞併齊國。”齊王聽後,心中開始對楚國產生了懷疑。
接着,張儀又來到楚國,對楚王說:“齊王背信棄義,已經與秦國暗中勾結,準備共同攻打楚國。楚國若不先發制人,必將陷入被動。”楚王聽了,頓時大怒,決定與齊國斷絕關係。
就這樣,齊楚聯盟因爲張儀的挑撥而破裂。秦國趁機出兵攻打楚國,楚國在沒有齊國的援助下,節節敗退。
在這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張儀巧妙地運用了“批亢抵巇”的策略。他抓住了齊楚兩國之間的矛盾和弱點,加以利用和擴大,最終達到了秦國的戰略目的。
“批亢抵巇”,意爲能夠抓住要害,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張儀正是憑藉着這一策略,爲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批亢抵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