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剖璞
成語拼音
- pī shā pōu pú
披沙剖璞成語解釋
- 披分開。剖剖開。璞含有玉的石頭。從沙粒中區分出金子,從石頭裏剖出美玉。比喻從許許多多人中間識別、挑選出所用的人才。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想要發現真正的人才,需要我們在衆多的人中仔細篩選、鑑別,就如同披沙剖璞一般,絕非易事。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燕地的地方,這裏雖然物產豐富,但人才卻常常被埋沒。
當時,燕地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官員,他爲人正直,一心想要爲國家選拔真正的賢才。然而,燕地的官場風氣污濁,很多權貴憑藉着家族的勢力,讓自己平庸無能的子弟佔據着重要的職位,而那些真正有才華、有抱負的人卻只能在社會的底層苦苦掙扎。
李賢深知這種狀況對國家的危害極大,他決定親自深入民間,去尋找那些被埋沒的人才。他不辭辛勞,走遍了燕地的每一個角落,與百姓交談,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
在一個偏遠的鄉村,李賢遇到了一個名叫張衡的年輕人。張衡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不僅精通詩詞歌賦,對治國理政也有着獨特的見解。然而,由於他沒有背景,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
李賢與張衡交談之後,心中大喜,他意識到張衡正是自己苦苦尋找的人才。但他也清楚,要將張衡推薦給朝廷,必然會面臨重重阻力。
回到官府後,李賢的下屬們都勸他不要多事,以免得罪權貴。但李賢不爲所動,他說:“爲國選材,乃是吾等職責所在。若因懼怕權貴而埋沒人才,實乃國家之不幸。”
李賢毅然向朝廷上書,大力舉薦張衡。朝廷中的權貴們紛紛對他進行打壓和攻擊,說他故意舉薦無名之輩,心懷不軌。
然而,李賢毫不退縮,他據理力爭,列舉張衡的種種才華和優點。最終,皇帝被他的誠懇所打動,決定召見張衡。
張衡在朝堂之上,面對皇帝和大臣們的提問,對答如流,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和智慧。皇帝龍顏大悅,當即任命張衡爲官。
從此,張衡在官場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許多貢獻。而李賢披沙剖璞、爲國選才的事蹟也在燕地傳爲美談。
正如古人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李賢就如同那善於發現千里馬的伯樂,在茫茫人海中,披沙剖璞,讓真正的人才得以施展抱負,爲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披沙剖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