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首就死
成語拼音
- pián shǒu jiù sǐ
駢首就死成語解釋
- 指一併被殺。同駢首就戮”。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許多無辜的人被迫捲入紛爭,最終駢首就死,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國家動盪不安,戰亂頻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朝廷內部也是腐敗不堪,奸臣當道。
有一位忠臣名叫李義,他爲人正直,心懷國家和百姓。眼見着朝政日益混亂,他多次冒死進諫,試圖讓皇帝清醒,重振朝綱。然而,他的一片赤誠之心不僅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反而引起了朝中奸臣的嫉妒和怨恨。
奸臣們聯合起來,在皇帝面前誣陷李義,編造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皇帝昏庸無能,聽信了奸臣的讒言,竟下令將李義抓捕入獄。
在獄中,李義遭受了種種折磨,但他始終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忠誠,沒有絲毫的屈服和後悔。
終於,到了審判的那一天。李義被押上了刑場,與他一同被判刑的還有許多無辜的正義之士。他們都是因爲敢於直言,敢於反抗奸臣的惡行而遭此厄運。
刑場周圍擠滿了百姓,他們都爲這些忠臣的遭遇感到悲憤和無奈。李義望着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自己即將面臨死亡,但他毫不畏懼,高聲說道:“吾等爲國家盡忠,爲百姓謀福,雖死無憾!只願吾等之死,能喚醒陛下,重振朝綱,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
說罷,李義等人駢首就死。他們的頭顱整齊地落下,鮮血染紅了刑場的土地。百姓們無不痛哭流涕,對奸臣和昏君的怨恨達到了極點。
後來,國家的局勢愈發糟糕,外敵入侵,內部民不聊生。終於,皇帝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忠臣已死,民心已失,國家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個故事讓後人深刻地認識到,君主的昏庸和姦臣的當道會給國家帶來多麼嚴重的災難。那些忠誠正義之士駢首就死的悲劇,也成爲了歷史的沉痛教訓,警示着後人要明辨是非,珍惜正義和忠誠。
駢首就死-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