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之救

成語拼音

pú fú zhī jiù

匍匐之救成語解釋

指竭盡全力的救助。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他陷入絕境之時,朋友的幫助無異於匍匐之救,讓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成語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戰亂頻繁。有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名叫衛。衛國國力微弱,時常面臨着周邊強國的威脅。 當時,衛國的君主是衛靈公。衛靈公雖然有一定的治國之志,但在面對強大的外敵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有一年,衛國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糧食顆粒無收,百姓生活困苦。緊接着,鄰國趁火打劫,舉兵進犯衛國。衛國的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國土不斷淪陷,百姓流離失所。 在這危急存亡之秋,衛靈公心急如焚,他四處尋求援助。然而,其他諸侯國或是對衛國的困境視而不見,或是權衡利弊後不願伸出援手。 就在衛靈公幾乎陷入絕望之時,他想到了與衛國有着深厚淵源的晉國。晉國國力強盛,若能得到晉國的幫助,衛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衛靈公派遣使者帶着豐厚的禮物和懇切的書信前往晉國,請求晉國出兵相助。 晉國的國君在收到衛國的求援後,陷入了沉思。一方面,出兵相助衛國可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如果坐視衛國被滅,又可能會影響到晉國在諸侯中的威望。 最終,晉國國君念及兩國以往的情誼,決定出兵援救衛國。晉國的軍隊迅速集結,浩浩蕩蕩地開往衛國。當晉國的軍旗出現在衛國的邊境時,衛國的軍民無不歡呼雀躍,士氣大振。 在晉國軍隊的強力支援下,衛國的軍隊逐漸扭轉了戰局,將入侵的敵軍擊退,收復了失地。衛國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此次晉國對衛國的援救,可謂是“匍匐之救”。這種在他人極度危難之時,不顧自身困難,全力相助的行爲,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也讓人們明白了,在困境中,真摯的友誼和互助是何等的珍貴。它就像黑暗中的明燈,給人帶來希望和力量。而“匍匐之救”這個成語,也正是對這種捨己爲人、患難與共精神的生動寫照。

匍匐之救-成語圖片

匍匐之救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