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上罔下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wǎng xià

欺上罔下成語解釋

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典故出處

唐·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尸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某些官員爲了個人私利,在工作中做出種種違規行爲,完全是欺上罔下,這種行徑最終都會受到懲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政治風雲變幻莫測。 當時,有一位名叫趙權的官員,他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圓滑世故,在官場中逐漸嶄露頭角。趙權善於揣摩上司的心思,總能說出讓上司歡心的話語,從而贏得了上司的信任和賞識。 隨着職位的不斷升遷,趙權的權力慾望也日益膨脹。他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爲自己謀取私利。對於上級,他表面上唯命是從,阿諛奉承,背地裏卻陽奉陰違,對上級的決策選擇性執行,凡是對自己有利的就大力推行,對自己不利的則想盡辦法拖延甚至抵制。 而對於下級和百姓,趙權更是展現出了他的醜惡嘴臉。他常常虛報政績,將一些本不存在的成果大肆吹噓,以此來矇蔽上級,獲取更多的晉升機會和資源。對待下屬,他則是嚴厲苛刻,稍有不順從他心意的,便會遭到打壓和排擠。百姓們的疾苦他全然不顧,橫徵暴斂,中飽私囊,使得民不聊生。 有一次,朝廷下達了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設任務,旨在改善當地的農田灌溉條件,造福百姓。然而,趙權卻將這筆工程款項大部分據爲己有,只拿出極少一部分用於工程建設,導致工程質量低劣,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當上級前來視察時,他又精心安排,只帶上級去看那些表面上看似完好的部分,隱瞞了工程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位正直的官員發現了趙權的所作所爲,向朝廷上書彈劾。但趙權早已買通了上級的親信,在他們的包庇下,這位正直的官員反而被誣陷流放。 趙權的這種欺上罔下的行爲,最終還是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新登基的皇帝決心整頓朝綱,大力清查官員的不法行爲。經過一番深入調查,趙權的罪行終於被揭露無遺。他被革職查辦,財產充公,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爲官者應秉持公正廉潔,切不可爲了個人私利而欺上罔下,否則終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欺上罔下-成語圖片

欺上罔下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