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弟君子
成語拼音
- kǎi tì jūn zǐ
豈弟君子成語解釋
- 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典故出處
- 《詩經·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成語典故
- 轎子將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樑,方面大耳,我心裏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成語造句
- 在我們的生活中,應該努力成爲一個品德高尚、關愛他人的人,就如同那詩中所讚美的豈弟君子。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有一位年輕的君主名叫李逸。他初登王位之時,國家正面臨着諸多的難題和挑戰。
當時,國內自然災害頻繁,農田歉收,百姓生活困苦。而朝堂之上,官員們貪污腐敗,相互傾軋,對百姓的疾苦漠不關心。李逸深知,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開始頻繁地微服私訪,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在走訪的過程中,他看到了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悲慘景象,心中充滿了愧疚和使命感。
回到王宮後,李逸立即召集大臣們商議改革之策。然而,一些大臣們卻因爲自身的利益,對改革百般阻撓。但李逸並沒有退縮,他堅決地推行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污腐敗的官員。同時,他還下令減免百姓的賦稅,鼓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以改善百姓的生活。
在李逸的努力下,國家的狀況逐漸好轉。百姓們對這位年輕的君主充滿了感激和敬意。
有一次,鄰國突然發動了侵略戰爭。李逸親自率領軍隊出征,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最終,他們成功擊退了敵人,保衛了國家的安寧。
經過多年的努力,國家變得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而李逸也因其仁愛、公正、勇敢和智慧,贏得了百姓們的衷心愛戴。
在李逸的治理下,國家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官員們清正廉潔,盡職盡責;百姓們相互關愛,和睦相處。
李逸真正成爲了一位豈弟君子,他的品德和功績被後世傳頌不衰。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君主應有的擔當和責任,也讓他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豈弟君子-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