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麟悲鳳

成語拼音

qǐ lín bēi fèng

泣麟悲鳳成語解釋

麟麒麟;鳳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謂哀傷國家衰敗。

典故出處

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成語典故

又不是清夜聞鍾,又不是黃鶴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五折

成語造句

在那動盪的時代,許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流露出一種無奈與感慨,彷彿在訴說着世間的無常,猶如泣麟悲鳳般令人動容。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天下動盪,諸侯紛爭,禮崩樂壞。 那時,有一位名叫孔子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心懷天下,致力於恢復周禮,倡導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希望能爲這個混亂的世界帶來一絲清明和秩序。 孔子一生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學說和理念,然而,他的主張並未得到當時各國君主的廣泛採納。在他的遊歷途中,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和挫折。 有一天,孔子聽聞了一個奇異的消息。在魯國的西部郊外,有人捕獲了一隻麒麟。麒麟,在傳說中乃是祥瑞之獸,它的出現本應象徵着天下太平、盛世降臨。然而,此時這隻麒麟卻出現在了一個混亂不堪、道德淪喪的時代,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孔子見到這隻麒麟,不禁悲從中來。他感嘆道,麒麟本應在聖王治世時纔會出現,如今卻在這亂世中現身,最終還遭此厄運,這難道不是世道的悲哀嗎? 不僅如此,還有一次,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困,斷糧數日,弟子們都疲憊不堪。就在這時,孔子聽到了附近傳來一陣悠揚的鳳鳥鳴叫之聲。鳳鳥,亦是象徵着祥瑞和美好。然而,在這困苦的境地中聽到鳳鳥的聲音,孔子再次感到無比的悲哀。 他深知,此時的社會已經遠離了正道,美好的事物難以立足。他的理想和抱負無法實現,天下蒼生依舊深陷於苦難之中。 孔子泣麟悲鳳,他的淚水不僅是爲了麒麟和鳳鳥的不幸遭遇,更是爲了這個失去了道德和正義的世界,爲了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百姓。 他的悲傷,飽含着對美好事物被踐踏、正道被歪曲的憤怒與無奈,也充滿了對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深深渴望。 儘管孔子一生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思想和教誨卻如同明燈,照亮了後世無數人的道路,爲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泣麟悲鳳”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後人感慨世事無常、賢能之士不得志的經典表述。

泣麟悲鳳-成語圖片

泣麟悲鳳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