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律

成語拼音

qiān gǔ yī lǜ

千古一律成語解釋

指從來如此。

典故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週記·敬王》殺子產,謗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歷史的發展從來不是千古一律的,而是充滿了變化和創新。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王朝興衰交替,世事變幻無常。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變遷之中,卻存在着一些看似相似的規律和現象。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秦朝末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本以爲建立了千秋萬代的基業。但他施行嚴刑峻法,繁重的賦稅和勞役讓百姓苦不堪言。秦二世繼位後,更是變本加厲,趙高弄權,朝政黑暗。終於,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天下羣雄紛紛響應。 再看隋煬帝時期,他好大喜功,三徵高句麗,開鑿大運河,雖然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長遠意義,但他不顧百姓死活,濫用民力,使得民不聊生。最終,各地起義風起雲涌,隋王朝迅速走向崩潰。 從秦朝到隋朝,這兩個強大的王朝都因統治者的暴政和對百姓的過度壓迫而走向滅亡。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具體的細節有所差異,但本質上卻有着相似之處。百姓是國家的根基,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當統治者忽視百姓的訴求,一味追求自己的私慾和野心時,必然會引發社會的動盪和反抗。 這種現象並非僅僅出現在古代中國,在世界歷史上也屢見不鮮。羅馬帝國的衰落,也是由於後期的統治者腐敗無能,內部爭鬥不斷,加上外部蠻族的入侵,曾經輝煌的帝國最終分崩離析。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千古一律,統治者只有以民爲本,施行仁政,才能長治久安。若違背民心,再強大的王朝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難以長久。 在如今的時代,我們也應當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組織,都要尊重人民的意願,關注人民的利益,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繁榮與穩定,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千古一律-成語圖片

千古一律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