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羊擔酒
成語拼音
- qiān yáng dàn jiǔ
牽羊擔酒成語解釋
- 牽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勞或慶賀。
典故出處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牽羊擔酒,與孩兒慶喜。”
成語典故
- 愚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士獻印。★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成語造句
- 他爲了感謝朋友的幫助,特意準備了豐厚的禮物,那架勢簡直如同古人的牽羊擔酒,誠意十足。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那是在三國時期,局勢動盪,英雄輩出。劉備在諸葛亮等人的輔佐下,勢力逐漸壯大。而當時的益州牧劉璋,面對曹操的威脅,感到憂心忡忡。
此時,劉備向劉璋表示願意出兵相助,共同抵禦曹操。劉璋大喜過望,對劉備的到來充滿期待和感激。然而,他卻沒有料到,這看似友好的聯盟背後,隱藏着劉備的雄心壯志。
劉備率領軍隊進入益州後,並沒有全心全意地爲劉璋對抗外敵,而是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籠絡人心。隨着時間的推移,劉備的真實意圖逐漸暴露。劉璋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引狼入室,但此時已爲時已晚。
最終,劉備決定與劉璋決裂,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劉璋的軍隊節節敗退,他自己也陷入了絕境。在這關鍵時刻,劉璋身邊的謀士紛紛勸他投降,以保全性命和益州百姓的安寧。
經過深思熟慮,劉璋無奈之下選擇了投降。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和對劉備的順從,他親自帶着部下,牽着肥羊,擔着美酒,出城迎接劉備。這一舉動,正是“牽羊擔酒”這一成語的生動寫照。
在古代,牽羊擔酒往往是表示投降、歸順或求和的一種謙卑而誠懇的方式。就如同劉璋,他以這種方式向劉備示弱,希望能夠換來和平與安寧。
然而,歷史的車輪無情地轉動。劉備雖然接受了劉璋的投降,但益州的局勢並未因此而穩定。各方勢力仍在暗中角逐,戰爭的陰影依然籠罩着這片土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複雜的局勢中,人們的決策和行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劉璋因爲一時的判斷失誤,引劉備入益州,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和投降。而劉備雖然在這場爭鬥中取得了勝利,但他也面臨着後續治理益州的諸多挑戰。
“牽羊擔酒”這個成語,不僅記錄了一段歷史,更讓我們從中汲取教訓,明白在面對重大抉擇時,需要深思熟慮,洞察人心,方能避免陷入困境。
牽羊擔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