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未遑

成語拼音

qiān ràng wèi huáng

謙讓未遑成語解釋

遑閒暇。謙讓都來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別人的推崇。

典故出處

《漢書·賈誼傳》誼以爲漢興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用五,爲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謙讓未皇(遑)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面對如此巨大的榮譽和獎勵時,他竟謙讓未遑,堅持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兩位聲名遠揚的賢臣,分別是李賢和王忠。他們同朝爲官,一心爲國家和百姓謀福祉。 當時,國家面臨着諸多難題,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天災人禍不斷。李賢和王忠攜手合作,共同應對種種危機。他們的智慧和勇氣深受百姓的愛戴,在朝堂之上也備受尊重。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逐漸從困境中走出,局勢漸趨穩定。此時,朝廷決定對功臣進行封賞,以表彰他們的功績。而李賢和王忠在衆多功臣之中,功績尤爲顯著。 當封賞的旨意下達時,李賢和王忠卻表現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態度。李賢首先站出來,向皇帝上奏說:“陛下,如今國家雖有起色,但仍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百姓尚未完全安居樂業。臣深感責任重大,對於封賞,臣謙讓未遑。應當將更多的資源用於國家建設和百姓福祉。”皇帝聽後,對李賢的高風亮節深感敬佩。 而王忠也緊接着上書,言辭懇切:“陛下,李賢大人所言極是。臣追隨李賢大人,共同爲國家盡力,此乃臣子的本分。如今的成果,乃是衆多同僚齊心協力的結果,臣萬萬不敢獨自居功,對於這份封賞,臣亦謙讓未遑。” 皇帝見此,感慨萬分。他深知這兩位賢臣一心爲公,毫無私心。於是,皇帝決定尊重他們的意願,將原本用於封賞他們的財物用於興修水利、救助災民等民生工程。 在李賢和王忠的表率作用下,朝中其他大臣也紛紛效仿,不再一心追求功名利祿,而是將心思更多地放在爲國家和百姓謀利之上。 這個國家在衆多賢臣的共同努力下,日益繁榮昌盛,百姓過上了富足安寧的生活。而李賢和王忠“謙讓未遑”的美德,也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國家和民衆的利益,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

謙讓未遑-成語圖片

謙讓未遑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