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光隱耀
成語拼音
- qián guāng yǐn yào
潛光隱耀成語解釋
- 隱藏光采。常指隱居。
典故出處
- 《後漢書·鄭玄傳》又南山四皓有園公、夏黃公,潛光隱耀,世嘉其高,皆悉稱公。”
成語典故
- 潛光隱耀,內修祕密,深誠所詣,遠屬靈人,可謂感而遂通矣。★《太平廣記》卷十五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真白先生》
成語造句
- 他平日裏默默付出,從不張揚,即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依然低調,這種潛光隱耀的品質令人欽佩。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的事蹟鮮爲人知,卻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叫李賢,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心懷壯志。然而,他所處的時代,政治黑暗,官場腐敗,權貴當道。
李賢初入仕途時,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很快嶄露頭角。但他也因此引起了一些小人的嫉妒和陷害。面對這些陰謀詭計,李賢深知自己若繼續鋒芒畢露,必將遭遇更多的危險。於是,他決定潛光隱耀,收斂自己的光芒,隱藏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在官場上,他不再積極表現,對於一些能夠讓他聲名遠揚的機會,他也選擇了放棄。他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與他人爭功,不參與派系鬥爭。
有一次,朝廷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衆人都束手無策。李賢心中早已有了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他卻沒有急於站出來。直到上司再三詢問,他才低調地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且將功勞都推給了其他人。
還有一回,李賢所在的部門有一個重要的職位空缺,很多人都明爭暗鬥,想要得到這個職位。而李賢卻表現得毫不在意,依舊低調行事。有人勸他去爭取,他只是淡然一笑,說道:“功名利祿,過眼雲煙,何必強求。”
就這樣,李賢在官場上低調地生存着。他看着那些曾經風頭無兩的人,因爲過於張揚而最終身敗名裂,心中感慨萬千。
多年後,朝廷經歷了一場重大的變革,政治環境逐漸清明。這時,李賢覺得時機已到,他不再潛光隱耀,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許多重要的貢獻。
李賢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複雜的環境中,適時地潛光隱耀,是一種智慧的生存之道。它並非是消極避世,而是等待合適的時機,厚積薄發。正如《老子》中所說:“光而不耀。”真正的智者,懂得在光芒中保持謙遜和內斂,以等待更燦爛的綻放。
潛光隱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