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光匿曜
成語拼音
- qián guāng nì yào
潛光匿曜成語解釋
- 隱藏光采。常指隱居。同潛光隱耀”。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許多有才華的人選擇默默耕耘,潛光匿曜,不爲外界的喧囂所擾,只爲實現心中的理想。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的故事充分展現了“潛光匿曜”的智慧與境界。
他叫張子房,也就是衆人皆知的張良。在秦末漢初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張良身處亂世,心懷壯志。
起初,張良一心想要爲韓國復仇。他曾策劃刺殺秦始皇,然而行動失敗,不得不四處逃亡。在這期間,他歷經艱險,卻從未放棄自己的信念。但他明白,此時的自己若一味逞強,不過是以卵擊石,於是選擇了潛光匿曜,默默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後來,張良遇到了劉邦。他深知劉邦有着成就大業的雄心壯志,便決定輔佐劉邦。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張良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謀略。然而,他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着低調謙遜的態度。當劉邦爲了勝利而急於進兵時,張良總是能冷靜分析局勢,勸劉邦潛光匿曜,避免過早暴露實力,招致失敗。
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正是張良巧妙周旋,讓劉邦得以脫身。但他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謹慎行事,繼續爲劉邦出謀劃策。
當劉邦最終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王朝時,張良卻選擇了功成身退。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願因功高震主而引來殺身之禍。於是,他再次選擇潛光匿曜,遠離朝堂的紛爭,過着隱居的生活。
張良的一生,充分詮釋了“潛光匿曜”的真諦。他在時機未到時,能夠隱忍等待;在功成名就後,能夠淡泊名利。他的智慧和抉擇,不僅讓他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得以保全自身,更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各種機遇和挑戰。有時候,我們需要像張良一樣,懂得潛光匿曜,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有時候,我們又需要在功成名就時保持清醒,不被虛榮和權力所迷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從容。
潛光匿曜-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