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足而待
成語拼音
- qiáo zú ér dài
翹足而待成語解釋
-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典故出處
- 《史記·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成語典故
- 政出聖主,天下太平,可翹足而待也。★《後漢書·陳球傳》
成語造句
- 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成功已然在望,如今只需耐心等待,可謂翹足而待。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段風雲激盪的故事。
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益強大,對東方六國虎視眈眈。其中,趙國在名將李牧的統領下,一度抵禦住了秦軍的進攻。
然而,秦國深知李牧乃是趙國的中流砥柱,若不除去,難以實現吞併趙國的野心。於是,秦國派出間諜,在趙國散佈謠言,說李牧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趙王昏庸無能,聽信了謠言,竟然下令撤換李牧,並將其殺害。
李牧一死,趙國的軍心大亂,士氣低落。秦軍看準時機,由王翦率領大軍進攻趙國。此時的趙國,已經沒有了能夠抵禦秦軍的良將,士兵們雖然拼死抵抗,但也難以抵擋秦軍的凌厲攻勢。
在秦國的軍營中,王翦和衆將領正在商討戰事。王翦自信地說道:“如今趙國已無可用之將,我軍士氣正盛,破趙之功,指日可待。”衆將領紛紛點頭稱是。
王翦深知,此時只需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勝利必將屬於秦國。於是,他指揮着秦軍有條不紊地推進,每一次的進攻都如雷霆萬鈞,讓趙國的防線搖搖欲墜。
趙國的百姓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他們深知趙國的命運危在旦夕。而在秦軍這邊,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他們都清楚,這場戰爭的勝利已經是翹足而待。
終於,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下,趙國的都城被攻破,趙國滅亡。
秦國能夠順利地滅掉趙國,正是因爲他們善於運用謀略,抓住了趙國的弱點。而趙國則因爲君主的昏庸和自毀長城,最終走向了滅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強敵時,內部的團結和明智的決策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失敗就會翹足而待。
翹足而待-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