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齒拊心
成語拼音
- qiè chǐ fǔ xīn
切齒拊心成語解釋
- 咬牙捶胸。極端痛恨的樣子。
典故出處
- 《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想起那段被欺騙的經歷,他至今仍悲憤不已,切齒拊心。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七國紛爭,局勢動盪不安。
在秦國,有一位名叫白起的將領,他智勇雙全,爲秦國立下赫赫戰功。然而,白起的戰功背後,卻是無數他國士兵的鮮血和百姓的苦難。
趙國,一個曾經強大的國家,在與秦國的一場激戰中,遭遇了慘重的失敗。趙國四十萬士兵被白起坑殺,這一殘忍的舉動讓趙國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憤怒之中。
趙括,趙國一位將領的兒子,自幼熟讀兵書,滿懷報國之志。當他聽聞趙國四十萬士兵被坑殺的噩耗,心中的悲憤猶如烈火燃燒。他對秦國的白起恨之入骨,切齒拊心。
趙括決定挺身而出,爲趙國復仇,爲死去的將士們討回公道。他日夜操練兵馬,研究兵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率領趙軍擊敗秦軍。
然而,趙國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前,百姓們生活困苦,人心惶惶。但趙括的決心和勇氣感染了許多人,他們紛紛響應,願意跟隨趙括與秦國一戰。
終於,機會來了。秦國再次出兵攻打趙國,趙括率領着趙國的軍隊奮勇抵抗。戰場上,趙括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打敗秦軍,讓白起爲他的罪行付出代價。
儘管趙括和趙國的將士們英勇無畏,但秦國的軍隊強大且訓練有素,這場戰爭異常慘烈。最終,趙國還是沒能取得勝利,趙括也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但趙括切齒拊心的悲憤,以及他爲國家復仇的決心和勇氣,卻永遠留在了趙國人民的心中。後世之人每當提及這段歷史,無不對趙括的愛國情懷和英勇之舉表示敬佩和感慨。
切齒拊心-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