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鉤竊國

成語拼音

qiè gōu qiè guó

竊鉤竊國成語解釋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爲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僞和不合理。

典故出處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爲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一些人憑藉着陰謀詭計和殘忍手段,做出了令人不齒之事,真正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裏,有一位名叫莊賈的權臣。莊賈憑藉着諂媚逢迎和陰謀詭計,深得衛國國君的寵信,從而掌握了朝中的大權。 莊賈平日裏作威作福,欺壓百姓,中飽私囊。衛國的百姓們對他敢怒而不敢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多次向國君進諫,指出莊賈的種種惡行,但國君卻充耳不聞,依然對莊賈信任有加。 與此同時,在衛國的市井之中,有一個名叫阿三的小偷。阿三窮困潦倒,爲了生存,時常偷取一些微不足道的財物,如別人家的一隻雞、一塊布之類。然而,每次他行竊被抓,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被打得遍體鱗傷。 有一天,阿三又因偷了一個鉤子而被抓住。莊賈得知此事後,決定親自處置阿三,以顯示自己的權威。莊賈在衆人面前,大聲呵斥阿三的罪行,聲稱要將他嚴懲不貸。阿三在莊賈面前瑟瑟發抖,苦苦哀求,但莊賈卻不爲所動。 就在這時,一位名叫李義的老臣挺身而出。他向莊賈說道:“大人,阿三偷取一個鉤子,固然有罪,但您在朝中貪污受賄,搜刮民脂民膏,所犯之罪豈不比這偷鉤之罪更爲嚴重?您如今只懲罰這小小的偷鉤之賊,卻對自己的罪行視而不見,這難道不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莊賈聽後,惱羞成怒,竟下令將李義一併關押起來。 然而,衛國的百姓們再也無法忍受莊賈的胡作非爲。終於,在一場民怨沸騰的起義中,百姓們衝進了王宮,將莊賈繩之以法。莊賈所竊得的權力和財富,瞬間化爲烏有。而那個小小的偷鉤者阿三,卻在這場混亂中得以逃脫。 這正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真實寫照。莊賈如同那竊國的大盜,憑藉着權力和陰謀,肆意妄爲;而阿三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竊鉤小賊,卻遭受了嚴厲的懲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警示着後人,權力若不被約束,正義若不被伸張,社會必將陷入混亂與不公。

竊鉤竊國-成語圖片

竊鉤竊國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