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馬之養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yǎng
犬馬之養成語解釋
- 供養父母的謙辭。
典故出處
- 《論語·爲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深知自己在外打拼,無法時刻陪伴在父母身邊,心中常懷着未能盡到犬馬之養的愧疚。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義的年輕人,他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儘管生活艱辛,但李義自幼聰慧且勤奮好學,心懷壯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改變家庭的命運。
李義的父親常年勞作,身體每況愈下,母親也因操持家務而疲憊不堪。李義深知父母的辛苦,在年少時便主動承擔起家中的許多雜務,盡力減輕父母的負擔。
隨着時光的流逝,李義漸漸長大成人。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終於在鄉試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前往京城參加會試的機會。然而,這個好消息並未讓李義一家沉浸在喜悅中太久,因爲前往京城的路途遙遠,所需費用頗高,這對於他們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李義的父母爲了支持兒子的夢想,不惜四處借貸,甚至變賣了家中僅有的一些值錢物件。李義懷揣着父母的期望和湊來的盤纏,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程。
在京城的會試中,李義發揮出色,一舉考中進士,被授予了官職。他爲官清廉,盡職盡責,深受百姓的愛戴和上司的賞識。
然而,身處官場的李義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父母。他時常想起父母爲他付出的一切,心中充滿了愧疚。於是,他決定將父母接到身邊,親自侍奉,以盡孝道。
當李義的父母來到他的住所時,看到兒子如今的成就,心中滿是欣慰。李義對父母關懷備至,每日親自爲他們準備飯菜,噓寒問暖。哪怕工作再繁忙,他也從不疏忽對父母的照顧。
有人對李義說:“你如今身爲官員,事務繁忙,大可僱人照顧父母,何必親力親爲?”李義正色道:“爲人子女,當盡犬馬之養,豈能假手他人?父母養育之恩重如泰山,我所做的這些又怎能報答萬一?”
李義的孝道事蹟在當地傳爲佳話,成爲了人們傳頌和學習的榜樣。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犬馬之養”的真正含義,讓人們明白,對父母的孝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真心的陪伴和關懷。
犬馬之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