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自安

成語拼音

rén bù zì ān

人不自安成語解釋

人心惶惶,動搖不定。

典故出處

《魏書·慕容盛傳》於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雖忠誠親戚,亦僉懷離貳。”

成語典故

於是內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子終。★《周書·宣帝紀》

成語造句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巨大,很多人常常感到焦慮,甚至人不自安。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曾經歷了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 當時,新王剛剛登基,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採取了一系列嚴苛的政策。賦稅大幅增加,百姓們辛勤勞作一年,卻所剩無幾,生活苦不堪言。而朝廷中的官員們,也人人自危,生怕稍有不慎便會觸怒龍顏,引來殺身之禍。 在民間,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他眼見着鄉親們的愁苦,心中憂慮萬分。他深知,如此下去,國將不國,民不聊生。於是,他決定冒險前往京城,向國王進諫。 歷經千辛萬苦,老者終於到達了京城。然而,王宮守衛森嚴,他根本無法見到國王。但老者並未放棄,他在王宮門外長跪不起,希望國王能夠聽到他的呼聲。 終於,國王得知了此事。可他卻認爲老者是在故意挑釁他的權威,一怒之下,將老者打入大牢。 此事一經傳出,百姓們更加惶恐,人人都感到自身難保,人不自安。而朝中的大臣們,雖然對國王的做法心存不滿,卻也不敢多言。 就在這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之際,鄰國看準時機,發動了進攻。由於國內民心渙散,士兵們毫無鬥志,很快城池便紛紛淪陷。 國王這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但此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曾經繁榮昌盛的國家,如今變得滿目瘡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統治者若不能以民爲本,施行仁政,只會讓民衆人心惶惶,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正如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才能長治久安,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人不自安-成語圖片

人不自安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