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餼退敵

成語拼音

niú xì tuì dí

牛餼退敵成語解釋

餼:活的牲口。用牛羊擊退敵軍

典故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張衡傳》:“弦高以牛餼退敵,墨翟以縈帶全城。”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秦國人杞子在鄭國掌握了都城北門的鑰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鄭國。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勸告,派大將孟明視等率軍出征。鄭國商人弦高發現秦軍動向,假裝送牛羊迎接秦軍,背後通風報信,秦軍只好退走。晉國乘機出兵打敗秦軍。

成語造句

在那危急時刻,他巧用策略,猶如牛餼退敵一般,成功地讓敵人退兵,化解了危機。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在一個名爲衛國的諸侯國中,有一位機智聰慧的將領名叫寧俞。當時,衛國面臨着來自強敵的威脅,敵軍氣勢洶洶地逼近衛國邊境,企圖一舉攻佔衛國。 衛國國君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寧俞挺身而出,獻上了一個奇特的計策。他建議準備大量的牛和美酒,作爲禮物送給敵軍。國君和其他大臣們聽後都感到十分疑惑,不明白這怎麼能退敵。但寧俞胸有成竹地解釋道:“敵軍長途跋涉而來,必然疲憊不堪且物資匱乏。我們送上這些牛和美酒,看似是表達友好和敬意,實則可以讓他們放鬆警惕,並且沉迷於享受這些物資。” 國君雖然半信半疑,但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還是同意了寧俞的建議。於是,衛國派出使者,趕着一羣肥牛,帶着大量的美酒,前往敵軍營地。 敵軍將領見到衛國送來的豐厚禮物,果然大喜過望。他們覺得衛國這是畏懼他們的實力,所以才送來這些表示求和。敵軍士兵們開始狂歡,盡情地享用這些肥牛和美酒,完全沉浸在突如其來的享受之中,漸漸放鬆了對衛國的戒備。 而在這期間,寧俞則暗中調兵遣將,做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當他覺得時機成熟時,便下令衛軍對敵軍發起突然襲擊。敵軍此時正沉醉於肥牛美酒之中,毫無防備,被衛軍打得措手不及,丟盔卸甲,狼狽逃竄。 就這樣,通過寧俞巧妙地運用“牛餼退敵”這一計策,衛國成功地擊退了強敵,保衛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這個故事也被後世傳頌,成爲了一個以智慧和謀略取勝的經典範例。它告訴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一定要採取正面強攻的方式,有時候運用巧妙的策略,同樣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兵者,詭道也。”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掌握主動,取得勝利。衛國的這次勝利,也讓人們對寧俞的智慧和勇氣讚歎不已,他的事蹟成爲了衛國曆史上光輝的一頁。

牛餼退敵-成語圖片

牛餼退敵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