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孝出悌

成語拼音

rù xiào chū tì

入孝出悌成語解釋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典故出處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成語典故

諸子敬奉教,從進士,貢有司,入孝出悌,朝經暮史,閭巷之間循循焉。★宋·葉適《孟達甫墓誌銘》

成語造句

一個人在社會中應當遵守道德規範,比如在家要關心長輩,在外要尊重他人,做到入孝出悌,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生活着一戶平凡而又溫馨的人家。這戶人家的主人名叫李正,他爲人忠厚老實,辛勤勞作以維持全家的生計。李正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名叫李賢,女兒名叫李婉。 李賢自幼聰慧懂事,深知父母的艱辛。他每日清晨便隨父親一同下地勞作,從不喊苦喊累。每當父親疲憊不堪時,他總是主動承擔更多的農活,讓父親能夠稍作歇息。回到家中,他又會貼心地爲父母準備飯菜,侍奉左右,關懷備至。 李婉則心靈手巧,擅長女紅。她用自己的巧手爲家人縫製衣物,讓一家人都能穿得溫暖舒適。平日裏,她對父母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噓寒問暖,從不懈怠。 在這個小村莊裏,還有一戶富有的人家。這戶人家的兒子名叫王貴,他自幼嬌生慣養,對父母的教誨置若罔聞,常常在外惹是生非,讓父母憂心忡忡。 有一年,村裏遭遇了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李正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李賢和李婉卻毫無怨言,他們更加努力地爲家庭付出。李賢四處尋找零工,賺取微薄的收入,李婉則省喫儉用,精打細算地安排家中的開支。 而王貴一家,因爲王貴平日裏的揮霍無度,家中並沒有多少積蓄。面對旱災,王貴不僅不想辦法幫助家庭度過難關,反而埋怨父母無能,不能讓他繼續過着舒適的生活。 隨着時間的推移,旱災的影響越來越嚴重。村裏的許多人家都被迫離開,去外地謀生。李正一家也面臨着同樣的抉擇。李賢堅定地對父母說:“爹,娘,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照顧好你們,讓你們安享晚年。”李婉也點頭附和,表示會與哥哥一起孝順父母。 最終,他們一家人相互扶持,離開了村莊,踏上了未知的旅途。在旅途中,他們歷經艱辛,但李賢和李婉始終對父母入孝出悌,沒有絲毫的懈怠。 多年後,他們來到了一個繁榮的城鎮,在那裏安定了下來。李賢憑藉着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做起了小生意,日子逐漸好了起來。李婉也嫁了個好人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王貴一家,由於王貴的不孝和無能,最終家破人亡,令人唏噓。 李賢和李婉入孝出悌的故事在當地傳爲美談,成爲了人們教育子女的典範。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像李賢和李婉這樣入孝出悌之人,定會得到上天的眷顧。”他們的故事也讓後人明白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當世代傳承。

入孝出悌-成語圖片

入孝出悌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