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五更

成語拼音

sān lǎo wǔ gēng

三老五更成語解釋

相傳古代統治者設三老五更,以尊養老人。

典故出處

《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個古老的時代,朝廷非常重視禮儀,定期會邀請德高望重的老者參與政事,以體現對三老五更的尊重。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社會中,有一個名爲大梁的國度。大梁國國泰民安,百姓們辛勤勞作,生活平靜而充實。 當時,大梁國的國君名叫梁武帝,他是一位心懷百姓、渴望國家繁榮昌盛的君主。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梁武帝漸漸感到自己對於民間的真實情況瞭解不夠深入,他深知自己的決策需要更多地傾聽來自百姓和賢能之士的聲音。 於是,梁武帝決定推行一項前所未有的舉措。他在宮廷之中設立了特殊的席位,邀請了三位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老者和五位備受尊敬的長者,這便是“三老五更”。 這“三老”,乃是在鄉村中備受敬仰,以其智慧和公正解決了無數糾紛,引導村民和睦相處的賢達之人。他們熟知農耕之事,瞭解百姓的疾苦與需求。 而“五更”,則是在各行各業中出類拔萃,憑藉着自身的技藝和品德贏得衆人讚譽的翹楚。他們有的是手藝精湛的工匠,有的是桃李滿天下的夫子,有的是精通商道的巨賈。 梁武帝對這“三老五更”以禮相待,時常與他們相聚一堂,虛心請教。每當國家有重大決策之時,梁武帝必先徵求他們的意見。 有一次,大梁國遭遇了罕見的旱災,農田顆粒無收,百姓們陷入了饑荒之中。梁武帝心急如焚,連忙召集“三老五更”商討對策。 “三老”中的一位緩緩說道:“陛下,災荒之年,當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同時,應組織民衆興修水利,以防日後再有旱災肆虐。” “五更”中的一位夫子則進言:“陛下,可派遣官員到各地,教導百姓種植耐旱作物,傳授防災之法。” 梁武帝聽後,深以爲然,當即下令照此施行。由於措施得當,大梁國順利度過了災荒,百姓們對梁武帝感恩戴德。 在“三老五更”的輔佐下,梁武帝的治國之道越發明智,大梁國日益繁榮昌盛。周邊的國家紛紛派遣使者前來學習,對大梁國的治國之策讚不絕口。 梁武帝深知,國家的昌盛離不開百姓的支持,而“三老五更”便是他與百姓之間的橋樑。他們的智慧和經驗,爲大梁國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世之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無不感慨梁武帝的明智之舉,“三老五更”的故事也因此流傳千古,成爲了後世君主治理國家的典範和借鑑。

三老五更-成語圖片

三老五更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