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着癢處

成語拼音

sāo zhe yǎng chù

搔着癢處成語解釋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典故出處

唐·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成語典故

我是常不免於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於有些人似乎總是搔着癢處的時候少。★魯迅《朝花夕拾·》

成語造句

當他提出的方案正好解決了當前工作的難題,真可謂是搔着癢處,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性格迥異的人,一位叫李正,一位叫王猛。 李正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每日辛勤耕耘着自家的農田,期盼着有個好收成,以維持全家的生計。然而,老天似乎並不總是眷顧他,不是旱澇災害影響莊稼生長,就是市場行情不佳,糧食賣不上好價錢。儘管生活艱辛,但李正始終保持着樂觀積極的心態,默默承受着一切。 王猛則是個精明的商人,頭腦靈活,善於捕捉商機。他在小鎮上經營着一家雜貨店,生意還算紅火。不過,王猛爲人有些自私自利,在生意場上經常爲了一點蠅頭小利與人爭執不休。 有一天,李正家中突遇變故,急需一筆錢來解決難題。無奈之下,他想到了向王猛借錢。王猛心中雖不情願,但又不想在鎮裏落個不近人情的名聲,便勉強答應借給李正一些錢,但利息頗高。李正明知這條件苛刻,卻也別無他法,只能接受。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正辛苦勞作,終於攢夠了錢準備還給王猛。可王猛卻在這時打起了歪主意,他故意找出各種藉口,說李正還款逾期,要加收更多的利息。李正據理力爭,兩人爲此鬧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時,鎮上來了一位雲遊四方的智者。聽聞了他們的糾紛後,智者決定出面調解。智者先是耐心傾聽了雙方的陳述,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王猛啊,做人當以誠信爲本,不可乘人之危謀取不義之財。李正呢,雖處困境但仍努力履約,值得稱讚。你們二人都應反思己過,相互理解。” 智者的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王猛頓時心生羞愧,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李正也表示願意不再計較之前的不愉快。最終,王猛主動減免了部分利息,李正順利還了錢,兩人的矛盾得以化解。 這之後,王猛改變了以往自私自利的作風,在生意中更加註重誠信和公平,他的雜貨店生意也越來越紅火。而李正的生活也逐漸好轉,農田豐收,家境日益殷實。 智者的調解,正搔着了王猛和李正的癢處。讓他們認識到了自身的問題,從而改變了自己,也讓小鎮的風氣變得更加和諧美好。正所謂,能搔着癢處,方能解決根本問題,迎來更好的局面。

搔着癢處-成語圖片

搔着癢處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