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鑼擂鼓

成語拼音

shāi luó léi gǔ

篩鑼擂鼓成語解釋

敲鑼打鼓。形容大聲吵鬧。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

典故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八回或有那遭網的,遇扣的,夾活兒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戲,翻筋斗,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爲的頑耍。”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一羣人在街頭巷尾狂歡,又是跳舞又是唱歌,簡直是篩鑼擂鼓,熱鬧非凡。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羣樸實的百姓。這個小鎮雖然不大,但每逢集市,卻是熱鬧非凡。 這一年,小鎮遭遇了罕見的旱災。田地乾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鎮裏的長者們商議決定,要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上天降雨,拯救蒼生。 負責籌備祭祀的是一位名叫李三的年輕人。他爲人熱情,辦事利落,一心想要把這次祭祀辦得隆重而莊嚴。 李三爲了讓更多的人知道並參與到祭祀中來,可謂是想盡了辦法。他先是挨家挨戶地通知,然後又在鎮口張貼告示。可即便如此,效果似乎並不理想。 就在李三愁眉不展之際,他的好友張四給他出了個主意:“咱們得大張旗鼓地宣傳,篩鑼擂鼓,把聲勢造起來,這樣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李三覺得此計甚妙,立刻行動起來。他找來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讓他們拿着銅鑼和大鼓,在小鎮的大街小巷一邊走一邊敲,口中還高喊着祭祀的重要性和時間。 這一番篩鑼擂鼓的舉動,果然引起了全鎮人的關注。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兒,聚集到一起,討論着這次祭祀。 到了祭祀那天,全鎮的男女老少都來到了祭祀現場。大家心懷虔誠,希望這場祭祀能夠感動上天,降下甘霖。 也許是衆人的誠心真的感動了上蒼,不久之後,天空烏雲密佈,雷聲陣陣,一場大雨傾盆而下。 這場大雨讓乾涸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莊稼也得以茁壯成長。從此,篩鑼擂鼓這個詞在小鎮上傳開了,人們用它來形容大造聲勢,引起衆人關注的舉動。而李三他們的智慧和努力,也成爲了小鎮的一段佳話,被後人傳頌。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這樣通過積極行動、大造聲勢來達成目標的事例並不少見。比如在古代的戰爭中,軍隊出征前常常會篩鑼擂鼓,以鼓舞士氣,威懾敵軍。這種方式能夠讓士兵們充滿鬥志,讓敵人心生畏懼。 所以,篩鑼擂鼓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熱鬧和喧囂,它有時也代表着一種決心和力量,一種能夠凝聚人心、達成目標的有效手段。

篩鑼擂鼓-成語圖片

篩鑼擂鼓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