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下睦

成語拼音

shàng hé xià mù

上和下睦成語解釋

指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家庭之中,兄弟姐妹相處融洽,長輩慈愛,晚輩孝順,處處呈現出上和下睦的溫馨景象。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生活着一羣勤勞善良的人們。村莊雖不大,但人們相處和諧,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過着平靜而安寧的日子。 村裏有兩戶人家,一戶姓張,一戶姓王。張家以務農爲生,家中男主人勤勞肯幹,女主人心靈手巧,把家裏操持得井井有條。王家則是做些小買賣,日子也過得頗爲紅火。 有一年,天公不作美,先是連着數月乾旱,莊稼顆粒無收。緊接着又遭遇了暴雨洪澇,沖毀了許多道路和田地。張家本就指着地裏的收成過活,這下可遭了難,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王家見此情景,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他們拿出家中的存糧借給張家,還幫助張家修繕被雨水沖垮的房屋。張家對此感激涕零,在度過難關後,張家也竭盡全力地回報王家。 當王家在生意上遇到困難,資金週轉不開時,張家主動拿出自己僅有的積蓄,幫助王家度過了危機。 在平日裏,兩家人也經常一起交流農事和生意經,互相分享經驗和技巧。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老人們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這種和睦的氛圍逐漸感染了整個村莊。每當有一家遇到困難,其他人家都會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村中的長輩們常常教導晚輩們:“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就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相互照顧,上和下睦,這樣我們的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正如《禮記·禮運》中所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個小村莊雖然沒有達到大同社會的完美境界,但村民們上和下睦的相處方式,讓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溫暖和希望。 在這個小村莊裏,“上和下睦”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而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他們共同創造的美好生活的基石。

上和下睦-成語圖片

上和下睦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