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上論
成語拼音
- shàng piān shàng lùn
上篇上論成語解釋
- 指說話引經據典,有根據。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討論這件事時,他總是引經據典,長篇大論,卻沒有切中要害,簡直就是上篇上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文人,一位名叫張謙,另一位叫做李賢。他們自幼一同長大,都對學問有着深厚的興趣和追求。
張謙性格沉穩,勤奮好學,每日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研讀經典,常常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無法自拔。而李賢則生性機靈,思維敏捷,但有時候會顯得有些浮躁,缺乏耐心。
有一年,小鎮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文學比賽,旨在選拔出最有才華的文人。張謙和李賢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比賽的題目是對當下社會現象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張謙在接到題目後,並沒有急於動筆,而是先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調查。他走訪了小鎮上的各個角落,與不同階層的人們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想法。然後,他回到家中,整理自己的思路,認真地撰寫文章。他的文章條理清晰,論據充分,觀點深刻,每一個字都經過了仔細的斟酌。
李賢則不同,他在拿到題目後,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就構思出了一篇文章。他覺得自己的想法獨特新穎,一定能夠脫穎而出,所以沒有進行更多的思考和修改,就匆匆交了上去。
比賽的結果出來了,張謙的文章獲得了衆人的一致好評,被評爲第一名。而李賢的文章雖然也有一些亮點,但由於論證不夠充分,觀點不夠成熟,最終名落孫山。
李賢對此感到非常不服氣,他找到張謙,質問他:“爲何你的文章能夠勝過我的?我自認才華不比你差。”張謙微笑着回答道:“賢弟,做學問切不可浮躁,要深思熟慮,方能得出有價值的見解。你的文章雖有新意,但缺乏足夠的論證和深度,這就如同空中樓閣,華而不實。”
李賢聽了,若有所思,但心中仍有不甘。
不久之後,朝廷爲了選拔人才,舉辦了一場全國性的科舉考試。張謙和李賢再次一同前往參加。
在考場上,張謙依舊保持着沉穩的心態,認真審題,仔細作答。他將自己多年來的所學所思,有條有理地呈現在試卷上。而李賢一開始還是憑藉着自己的小聰明迅速答題,但到了後面的難題時,卻因爲基礎不紮實,思考不深入而陷入了困境。
考試結束後,張謙自信滿滿地走出考場,而李賢則神色黯然。
最終,張謙金榜題名,高中進士,從此踏上了仕途,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許多貢獻。而李賢則再次名落孫山,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往,意識到自己總是追求表面的新奇和速度,而忽略了學問的根本和深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和努力,李賢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他開始像張謙一樣,腳踏實地,深入研究學問。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也終於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事,都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新奇和速度,而應該像張謙一樣,深思熟慮,紮實根基,纔能有真正的成就。這也正是“上篇上論”所倡導的精神,只有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論證,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和觀點。
上篇上論-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