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情下達

成語拼音

shàng qíng xià dá

上情下達成語解釋

下面的情況或意見能夠通達於上。

典故出處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公司的管理機制必須高效,確保信息能夠順暢流通,真正做到上情下達,這樣各項工作纔能有序開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政治清明與否往往決定着國家的興衰。 當時,有一位賢明的君主,他深知要治理好國家,就必須保證朝廷的政策和自己的意願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達給百姓,同時也要讓百姓的聲音能夠順暢地反饋到朝廷。於是,他大力整頓吏治,選拔了一批清正廉潔、敢於直言進諫的官員。 在這羣官員中,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大臣尤爲突出。李忠爲人正直,一心爲公,他深知自己肩負着“上情下達”的重要使命。每當朝廷有新的政令出臺,他總是不辭辛勞地深入民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百姓解釋政策的意圖和好處。他不僅僅是宣讀政令,更是耐心傾聽百姓的疑問和擔憂,然後將這些情況如實反饋給朝廷。 有一次,朝廷爲了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出臺了一項新的稅收政策。然而,由於政策條文複雜,百姓們難以理解,甚至產生了誤解,以爲朝廷要加重賦稅。李忠得知此事後,立即趕赴各個郡縣,召集百姓,詳細地爲他們講解政策的細節。他用生動的例子和簡單的比喻,讓百姓們明白了新政策的好處。百姓們消除了疑慮,對朝廷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同時,李忠也將百姓們在執行政策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如某些地區因自然災害導致收成不佳,難以按時繳納賦稅等情況,整理成詳細的奏摺呈遞給君主。君主根據這些反饋,及時調整了政策,對受災地區給予了適當的減免和救濟。 在李忠等一衆賢臣的努力下,朝廷與百姓之間的溝通渠道始終暢通無阻,“上情下達”得以順利實現。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上情下達”對於一個國家的治理至關重要。只有讓政令得以順暢傳達,讓民意能夠充分表達,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正如《論語》中所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當統治者和官員們都能秉持公正、負責的態度,積極促進信息的流通,國家才能走向昌盛。

上情下達-成語圖片

上情下達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