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欲吞象

成語拼音

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欲吞象成語解釋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慾極大。

典故出處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生意場上不知滿足,妄圖獲取遠超自身能力的利益,這種貪婪的行徑無異於蛇欲吞象。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村子裏的人們都過着簡單而樸實的生活。 村裏有一個名叫張三的農夫,他爲人勤勞善良,但卻一直夢想着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一天,張三在田間勞作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個神祕的洞穴。出於好奇,他走進洞穴,竟在裏面發現了一箱閃閃發光的金銀財寶。 張三喜出望外,他帶着這些財寶回到家中,購置了大片的田地,建造了寬敞的房屋,還僱傭了許多工人爲他勞作。漸漸地,張三成爲了村裏最富有的人。 然而,財富並沒有讓張三滿足,他的慾望愈發膨脹。他開始覬覦鄰村的土地和財產,用盡各種手段去兼併和掠奪。 有一次,張三聽說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座蘊藏着無數寶藏的礦山,如果能夠得到這座礦山,他的財富將會翻倍增長。於是,張三不顧家人的勸阻,傾盡所有的財富,招募了大批的工人和士兵,準備去奪取那座礦山。 在前往礦山的途中,張三遇到了一位智慧的老者。老者看着張三貪婪的模樣,搖頭嘆息道:“年輕人,你這是蛇欲吞象啊!慾望無窮無盡,最終會害了你自己。”但張三哪裏聽得進去,他一心只想着那座礦山。 當張三帶領着他的隊伍到達礦山時,才發現那裏已經有強大的勢力在守護。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張三的隊伍損失慘重。最終,張三不僅沒有得到礦山,還失去了他之前所擁有的一切。 回到村莊的張三,變得一無所有,曾經的房屋和田地都已不復存在。他這才懊悔不已,想起了老者的那番話,明白是自己無盡的貪婪和慾望導致瞭如今的下場。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做人切不可蛇欲吞象,要懂得知足常樂,否則最終將一無所有。正如古人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我們應該珍惜已經擁有的,用正當的方式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貪婪的慾望所驅使,陷入無盡的深淵。

蛇欲吞象-成語圖片

蛇欲吞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