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搬硬套

成語拼音

shēng bān yìng tào

生搬硬套成語解釋

生生硬。指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運用別人的經驗,照抄別人的辦法。

典故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不喫羊肉喫菜羹》有人背誦了幾篇祭文,背得爛熟,到了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祝壽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頭不對馬嘴。”

成語典故

學習不是生搬硬套,生活中的語言也不能原封不動地運用,需要提煉。★老舍《語言、人物、戲劇》

成語造句

在學習他人經驗時,我們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而是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立的書生。李立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但他從小就立志要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李立勤奮好學,日夜苦讀,終於迎來了科舉考試的那一天。在考場上,他絞盡腦汁,發揮出了自己最大的能力。然而,成績公佈時,他卻名落孫山。 李立心有不甘,他決定去拜訪一位遠近聞名的學者,希望能得到指點。學者聽了他的經歷和困惑後,微微一笑,說道:“你平日裏讀書是否只是死記硬背,而未曾真正理解書中的道理?”李立低頭沉思,回想自己的學習過程,確實常常只是生硬地記住書本上的內容,卻沒有深入思考其內涵。 學者接着說:“這就好比你看到別人蓋房子,覺得樣式好看,就想原樣照搬回來給自己蓋,卻不考慮自己的地基、材料和實際情況是否適用。學習也是如此,若只是生搬硬套,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理解去運用知識,必然難以成功。” 李立恍然大悟,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錯誤。回到家中,他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再盲目地模仿他人,而是注重理解和思考。 幾年後,又一次科舉考試來臨。這一次,李立憑藉着自己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終於金榜題名,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括,他熟讀兵書,談起兵法來頭頭是道。然而,在真正的戰場上,他卻生搬硬套兵書上的戰術,不考慮實際的戰況和士兵的情況,最終導致了長平之戰的慘敗。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經驗和方法,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這樣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生搬硬套-成語圖片

生搬硬套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