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殺予奪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 yù duó

生殺予奪成語解釋

生讓人活;殺處死;予給予;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大權。

典故出處

《韓非子·三守》使殺生之機,予奪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

成語典故

幹這種職務的人大半是帶工的親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點勢力的流氓,所以在這種地方,他們差不多有生殺予奪的權利。★夏衍《包身工》

成語造句

在封建社會,帝王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百姓的命運往往繫於其一人之念。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王朝中,權力的爭奪與運用常常決定着無數人的生死與命運。 有一位權傾朝野的大臣,名叫趙括。他身處高位,深受皇帝的信任,手中掌握着極大的權力,幾乎到了生殺予奪的地步。 起初,趙括爲官清廉,一心爲國家和百姓謀福祉。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爲朝廷解決了許多難題,也因此步步高昇。然而,隨着權力的不斷增大,他逐漸迷失了自我。 趙括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剷除異己,凡是與他意見不合或者對他的權威構成威脅的官員,都會被他想盡辦法打壓。有的被他誣陷犯下重罪,投入大牢,甚至被處以極刑;有的則被他剝奪官職,流放邊疆。一時間,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這位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的權臣。 民間也深受其害。一些富商爲了求得庇護,紛紛向趙括行賄。而那些不願意迎合他的商人,則被他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抄家,財產充公。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卻敢怒不敢言。 終於,一位年輕的忠臣挺身而出,他名叫李明。李明深知趙括的罪行,決心要將他的惡行揭露給皇帝。他收集了大量的證據,歷經重重困難,終於有機會面見皇帝。 皇帝在聽完李明的陳述後,大爲震驚。他開始暗中調查,發現趙括的罪行確鑿無疑。皇帝意識到自己的信任被趙括所辜負,果斷出手。他下旨將趙括捉拿歸案,經過公正的審判,趙括被判處死刑。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權力應當被用於正義和公平,而不是爲了個人的私慾去生殺予奪。否則,終將自食惡果。正如歷史上諸多的權臣,一旦濫用權力,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生殺予奪-成語圖片

生殺予奪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