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氣相投

成語拼音

shēng qì xiāng tóu

聲氣相投成語解釋

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典故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一這相知有幾樣名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知知音。”

成語典故

兄今因許公而識張公,自然聲氣相投,定行見用於世,各著功名,可勝欣賀。(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九回)

成語造句

他們在交流中發現彼此興趣愛好相似,觀點也一致,很快便成爲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真可謂聲氣相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長安城,有兩位年輕人,一位叫張生,一位叫李郎。 張生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心懷報國之志。然而,他家道中落,生活頗爲困頓,但他從未放棄對學問的追求,常常在街頭巷尾與人談論時事,抒發自己的見解。 李郎則出身商賈之家,家境殷實。他雖沒有張生那般深厚的學識,卻有着敏銳的商業頭腦和豪爽的性格。李郎對讀書人的世界充滿了嚮往,渴望結交有才華的朋友,提升自己的見識。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生和李郎在一家茶館相遇。當時,茶館裏正有人在談論朝政的弊端,張生忍不住站起身來,慷慨激昂地發表了自己的一番看法。他的言辭犀利,觀點獨到,引得衆人紛紛側目。李郎在一旁聽得入神,心中對張生產生了敬佩之情。 待張生說完,李郎主動上前與他攀談。兩人從朝政談到民生,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越聊越投機,彷彿相識已久的老友。他們發現彼此在許多問題上的看法竟不謀而合,都對社會的不公感到憤懣,都希望能夠爲改變現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後,張生和李郎時常相聚,或在酒館共飲,或在郊外漫步。他們一起探討學問,交流心得,互相鼓勵。張生在李郎的資助下,得以購買更多的書籍繼續深造;李郎在張生的影響下,也開始努力讀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友誼日益深厚,成爲了無話不談的知己。無論是張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難,還是李郎在生意上遭遇挫折,對方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給予支持和幫助。 他們的友情在長安城中傳爲佳話,人們都說張生和李郎是聲氣相投,真正的莫逆之交。他們的故事也讓人們明白,真正的友誼並非僅僅建立在金錢、地位或血緣關係之上,而是源於心靈的契合和志向的相通。 正如古人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張生和李郎正是因爲有着相同的聲音和氣質,才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他們的友誼成爲了那個時代的一段美談,激勵着更多的人去追尋真摯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

聲氣相投-成語圖片

聲氣相投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