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求氣應

成語拼音

shēng qiú qì yìng

聲求氣應成語解釋

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典故出處

《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出而萬物睹。”

成語典故

聲求氣應,何以教我。★宋·陳亮《送叔祖筠州高安簿序》

成語造句

在這場音樂會上,當主唱高歌時,臺下的觀衆激情呼應,形成了一種聲求氣應的美妙氛圍。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鮮爲人知的故事。 在戰國時期,有兩個諸侯國,分別是齊國和楚國。齊國的國力強盛,人才輩出;楚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兩國之間的關係時而緊張,時而緩和。 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以廣納賢才而聞名。孟嘗君門下食客衆多,無論出身貴賤,只要有一技之長,他都以禮相待。在這些食客中,有一位名叫馮諼的謀士,他初到孟嘗君門下時,表現平平,未受到特別的重視。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孟嘗君需要派人去他的封地薛邑收債。馮諼自告奮勇,承擔了這個任務。到了薛邑,馮諼發現當地百姓生活困苦,根本無力償還債務。他心生憐憫,便當着百姓的面,將債券全部燒燬,宣稱這是孟嘗君對大家的恩賜。 孟嘗君得知此事後,十分惱怒。但馮諼解釋道:“我這是爲您買了‘義’回來。如今百姓對您感恩戴德,日後您若有難,他們定會聲求氣應,全力相助。”孟嘗君雖然心中不快,但也未再多說。 後來,孟嘗君因遭人陷害,被齊王罷黜相位。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當他的馬車臨近薛邑時,只見百姓們紛紛夾道歡迎,對他噓寒問暖,聲求氣應。孟嘗君這才明白馮諼當初的良苦用心,感慨萬分。 在這亂世之中,人們渴望能有一位仁義之主,能傾聽他們的聲音,能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而孟嘗君在馮諼的輔佐下,以仁義之舉贏得了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聲求氣應,不僅僅是一種聲音的呼應,更是一種心靈的契合,一種情感的共鳴。在歷史的洪流中,那些能夠得到民衆真心擁護的君主和將領,無不是因爲他們能夠與民衆聲求氣應,休慼與共。他們深知,只有與民衆心連心,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中站穩腳跟,成就一番偉業。

聲求氣應-成語圖片

聲求氣應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