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不驕,敗不餒

成語拼音

shèng bù jiāo,bài bù něi

勝不驕,敗不餒成語解釋

勝了不驕傲,敗了不灰心。

典故出處

《商君書·戰法》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成語典故

中國運動員勝不驕,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成語造句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面臨諸多挑戰和競爭,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英雄豪傑的事蹟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歲月的征途。其中,有這樣一段故事,生動地詮釋了“勝不驕,敗不餒”的真諦。 話說在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田單的將領。當時,齊國遭到燕國的猛烈進攻,城池接連淪陷,局勢岌岌可危。田單在這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帶領着殘兵敗將堅守即墨城。 燕國的軍隊圍城已久,攻勢愈發猛烈,而城中的物資逐漸匱乏,士氣低落。但田單並未氣餒,他冷靜地分析局勢,想出了一系列巧妙的計謀。他先是利用反間計,讓燕國撤換了主將樂毅,爲齊國迎來了轉機。 而後,田單又巧施火牛陣。他收集了城中的一千多頭牛,在牛角上綁上鋒利的兵刃,牛尾上繫着浸滿油脂的蘆葦。待到夜深人靜時,點燃牛尾,驅趕着這羣火牛衝向燕軍營地。燕軍從睡夢中驚醒,只見火光沖天,一羣兇猛的“怪獸”橫衝直撞,頓時亂了陣腳。田單率領齊軍趁勢出擊,一舉大敗燕軍,收復了失地。 這一役,田單威名遠揚,齊國上下歡呼雀躍,對他稱讚有加。然而,田單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驕傲自滿。他深知,戰爭帶來的創傷需要時間來撫平,國家的復興任重道遠。 他繼續勵精圖治,安撫百姓,發展生產,加強軍事防禦。在他的治理下,齊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強盛。 與此相反,歷史上也有不少因勝利而驕傲,最終導致失敗的例子。比如秦朝末年的項羽,他出身貴族,勇猛善戰。在鉅鹿之戰中,他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大敗秦軍,成爲各路義軍的領袖。然而,在之後的楚漢相爭中,項羽多次取得勝利,卻漸漸變得驕傲自負,不聽謀士范增的建議,最終在垓下之戰中被劉邦打敗,落得個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 田單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在戰爭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保持“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勝利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驕不躁,繼續努力;失敗時,要不氣餒,不放棄,總結經驗教訓,重新崛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取得更大的成就。

勝不驕,敗不餒-成語圖片

勝不驕,敗不餒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