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身克己

成語拼音

xǐng shēn kè jǐ

省身克己成語解釋

檢查自身過失,剋制自己非分之想。

典故出處

明·錢德洪《王文成公〈大學問〉跋》吾黨各以己見立說,學者稍見本體,即好爲徑超頓悟之說,無復有省身克己之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時刻不忘反思自己的行爲,做到了省身克己,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趙謙的官員。 趙謙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家,但其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憑藉自身的努力考取了功名,步入仕途。 起初,趙謙在地方任職,他爲官清廉,一心爲百姓謀福祉。他深知民生之艱難,經常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遇到災荒之年,他不僅積極組織開倉賑糧,還親自帶領民衆開墾荒地,興修水利,讓百姓能夠度過艱難的時光。 隨着政績的突出,趙謙被調往京城任職。京城的官場複雜,利益交錯,充滿了各種誘惑。但趙謙始終堅守初心,不被權勢和財富所迷惑。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趙謙犯了一個小錯誤。在處理一件重要的政務時,他因爲聽信了一位親信的錯誤建議,做出了一個不太恰當的決策。雖然這個決策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但卻引起了一些官員的不滿和議論。 趙謙得知此事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他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充分地調查研究,沒有謹慎地思考判斷,是自己的疏忽和輕信導致了這個失誤。 於是,他決定省身克己。他在自己的書房中,每日三省吾身,回顧自己的言行和決策,尋找其中的不足之處。他還虛心向其他有經驗的官員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反省和學習,趙謙在處理政務時變得更加謹慎和周全。他不再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而是通過多方瞭解和深入思考來做出決策。 他的這種省身克己的精神,也感染了身邊的官員。大家紛紛以他爲榜樣,時常反思自己的行爲,努力改正錯誤,使得整個官場的風氣爲之一新。 趙謙的故事傳遍了朝野,成爲了百姓口中的美談。他的一生都在踐行着省身克己的精神,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爲後世的官員樹立了楷模。 正所謂:“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趙謙以省身克己爲鏡,不斷完善自我,成就了一番令人敬仰的事業。

省身克己-成語圖片

省身克己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