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號發令
成語拼音
- shī hào fā lìng
施號發令成語解釋
- 發佈號令。
典故出處
- 《北齊書·楊愔傳》每天子臨軒,公卿拜授,施號發令,宣揚詔冊,愔辭氣溫辯,神儀秀髮,百僚觀聽,莫不悚動。”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緊急救援行動中,負責人需要當機立斷,不能猶豫不決,要能夠施號發令,指揮大家高效地完成任務。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局勢動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新登基的國王雄心勃勃,一心想要重振國家的繁榮昌盛。他自認爲聰明絕頂,凡事都要親力親爲,掌控一切。於是,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他常常不顧大臣們的建議,隨心所欲地施號發令。
起初,國王下令減輕農民的賦稅,這一舉措確實讓百姓們歡呼雀躍,田間地頭充滿了希望。然而,不久之後,他又突然改變主意,大幅增加賦稅,理由僅僅是爲了擴充軍備。百姓們剛剛燃起的希望瞬間破滅,生活再度陷入困境。
接着,國王爲了彰顯國家的威嚴,施號發令要求大規模修建華麗的宮殿。這使得無數的民夫被迫離開農田,投身於艱苦的勞役之中。農田荒蕪,糧食減產,國家的經濟根基受到了嚴重的動搖。
朝廷中的大臣們憂心忡忡,紛紛進諫,懇請國王三思而後行,多考慮國家的長遠利益和百姓的福祉。然而,國王卻一意孤行,認爲自己的施號發令皆是英明之舉,不容置疑。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引用歷史典故,向國王進言:“昔日秦始皇大興土木,施號發令,不顧百姓死活,最終導致民怨沸騰,秦王朝二世而亡。陛下當以史爲鑑,不可重蹈覆轍啊!”但國王對此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終於,百姓們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國內叛亂四起,外邦也趁機入侵。曾經繁榮的國度陷入了戰亂之中,國王這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但此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的施號發令最終將國家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作爲領導者,應當廣納諫言,尊重客觀規律,不可盲目施號發令,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施號發令-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