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急無君子

成語拼音

shì jí wú jūn zǐ

事急無君子成語解釋

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典故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邦傑道‘好一匹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無君子,只得借他來騎騎。’”

成語典故

叔寶跟進城門,事急無君子,當街跪下稟道‘小的是山東濟南府解戶,伺候老爺領回批。★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回

成語造句

眼下情況危急,大家爲了儘快解決問題,行事有些雜亂,真是應了那句“事急無君子”。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動盪時期,有一個名叫廣陵的小城。這座小城地處要衝,商業繁榮,百姓們原本過着相對安寧的生活。 然而,風雲突變。一支強悍的敵軍突然來襲,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廣陵城的守軍兵力薄弱,難以抵擋敵軍的兇猛攻勢。 城中的富商大戶們聞風喪膽,紛紛收拾細軟,準備逃離。而普通百姓則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這時,廣陵城的太守名叫李崇。他深知城破之後,百姓將遭受滅頂之災,於是決定拼死抵抗。但城中糧草短缺,軍備不足。李崇心急如焚,四處籌措物資。 爲了儘快籌集到足夠的軍糧和武器,李崇下令在城中強行徵集。一時間,城中秩序大亂,百姓怨聲載道。 有一位名叫趙義的書生,平日裏飽讀詩書,心懷正義。他看到這種混亂的局面,決定面見李崇,勸他停止這種過激的行爲。 李崇卻反駁道:“如今敵軍兵臨城下,城破只在旦夕之間,若不採取非常手段,如何保得全城百姓的性命?” 趙義說道:“大人,事有輕重緩急,但也不能不顧禮法,如此強徵,雖能解一時之急,卻失了民心。” 李崇沉思片刻,說道:“如今事急無君子,若拘泥於常規,城破之時,一切皆休。” 儘管趙義據理力爭,但李崇心意已決。在強徵之下,雖然勉強湊齊了一些物資,但城中的人心卻已渙散。 最終,敵軍攻破了廣陵城的城門。由於城中軍民失去了團結一心抵抗的決心,敵軍如入無人之境。 李崇雖奮力抵抗,最終還是壯烈殉城。廣陵城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災難。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在危急時刻,也不能完全拋棄道德和規矩,否則往往會適得其反,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正所謂“事急無君子”,但越是在緊急關頭,越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權衡利弊,做出真正有利於大局的決策。

事急無君子-成語圖片

事急無君子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