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執巾節
成語拼音
- shì zhí jīn jié
侍執巾節成語解釋
-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古代宮廷中,有許多宮女一生都在默默付出,侍執巾節,毫無怨言地爲皇室服務。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將軍。李陵出身將門,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且熟讀兵書,深謀遠慮。
當時,邊疆戰事頻繁,匈奴屢屢犯境。李陵主動請纓,率領五千精兵出征。他們一路北上,深入敵境。然而,在一次戰鬥中,李陵的軍隊遭遇了數倍於己的匈奴大軍。儘管李陵和他的將士們奮勇抵抗,但終因寡不敵衆,陷入了絕境。
李陵身邊的將士們一個個倒下,李陵自己也身負重傷。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李陵心中涌起了無盡的悲憤和無奈。他深知,繼續抵抗下去,只會讓更多的將士白白送死。最終,李陵無奈選擇了投降匈奴。
此事傳到京城,滿朝譁然。李陵的投降之舉被視爲對國家的背叛,遭到了衆人的唾棄和指責。
而在李陵的家鄉,有一位名叫蘇武的好友。蘇武得知李陵投降的消息後,心中無比震驚和悲痛。蘇武一向以忠誠和正直著稱,他無法理解李陵爲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多年後,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被匈奴扣押。匈奴單于多次威逼利誘,試圖讓蘇武投降,但蘇武始終堅貞不屈,手持漢節,不肯屈服。
蘇武在匈奴的日子裏,歷經磨難。他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生活艱苦,但他始終心懷大漢,堅守着自己的忠誠。
一日,李陵受匈奴單于之命,前來勸降蘇武。李陵見到蘇武時,蘇武已形容憔悴,但目光依然堅定。李陵向蘇武訴說了自己的無奈和苦衷,試圖說服蘇武投降,以換取相對舒適的生活。
然而,蘇武卻嚴詞拒絕道:“我蘇武身爲大漢臣子,當侍執巾節,至死不渝。怎能像你一般,背離祖國,苟且偷生!”
李陵聞言,羞愧不已,長嘆一聲,黯然離去。
最終,蘇武歷經十九年的磨難,終於得以返回大漢。他侍執巾節的忠誠事蹟傳遍天下,成爲千古佳話,爲後人所敬仰。而李陵,卻因一時的軟弱和無奈,揹負了千古的罵名。
侍執巾節,代表着對信念和忠誠的堅守,無論面對何種艱難險阻,都應不忘初心,堅定不移。
侍執巾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