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勇輕敵
成語拼音
- shì yǒng qīng dí
恃勇輕敵成語解釋
- 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對手放在心上。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戰場上,絕不能盲目冒進,否則就容易犯恃勇輕敵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失敗。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戰爭的故事,而其中一場戰役,充分詮釋了“恃勇輕敵”所帶來的慘痛教訓。
那是在戰國時期,秦國逐漸崛起,對周邊各國虎視眈眈。趙國與秦國相鄰,兩國時常發生摩擦。
趙國擁有一員猛將,名叫趙括。趙括自小熟讀兵書,談論起兵法來頭頭是道,就連他的父親趙國名將趙奢有時也難不倒他。趙括因此名聲在外,衆人皆稱讚他的軍事才能。
然而,趙奢卻深知兒子的弱點。他曾憂心忡忡地對妻子說:“戰爭,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趙括卻把它說得如此輕鬆。如果趙國讓他帶兵打仗,必定會遭受慘敗。”
後來,秦國攻打趙國,廉頗率領趙軍抵禦秦軍。廉頗深知秦軍強大,採取了堅守不出的策略,試圖拖垮秦軍。秦軍久攻不下,便想出了一條離間計。他們派人在趙國散佈謠言,說廉頗膽小畏戰,而秦軍最怕的是趙括。
趙王本就對廉頗的堅守策略不滿,聽到這些謠言後,決定撤下廉頗,任命趙括爲將。趙括欣然領命,他自信滿滿,認爲自己終於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
趙括一到軍中,便全盤推翻了廉頗的防禦部署,改守爲攻。他率領趙軍浩浩蕩蕩地向秦軍發起進攻,絲毫沒有把秦軍放在眼裏。
秦軍將領白起久經沙場,深知趙括的弱點。他故意佯裝敗退,誘敵深入。趙括見秦軍敗退,大喜過望,以爲秦軍不堪一擊,便率領趙軍緊追不捨。
當趙軍進入秦軍的埋伏圈時,白起突然下令出擊,秦軍從四面八方殺來,將趙軍分割包圍。趙括這才如夢初醒,發現自己陷入了絕境。但此時後悔已晚,趙軍在秦軍的圍攻下死傷慘重。
趙括雖然奮力抵抗,但最終無力迴天,趙軍全軍覆沒。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趙括因爲“恃勇輕敵”,只憑自己的勇氣和對兵法的一知半解,就輕視強大的敵人,最終導致了趙國的慘敗,也讓無數趙國士兵埋骨他鄉。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在面對困難和敵人時,切不可盲目自信,輕視對手,否則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恃勇輕敵-成語圖片